[发明专利]用于编码和解码3D视频信号的方法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47919.2 | 申请日: | 2008-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59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W.H.A.布鲁尔斯;A.P.H.鲍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2343 | 分类号: | H04N21/2343;H04N21/2365;H04N21/434;H04N21/81;H04N19/597;H04N19/70;H04N19/30;H04N19/8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刘红;景军平 |
地址: | 荷兰艾***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编码 解码 视频信号 方法 系统 | ||
视频数据信号被编码,以致经过编码的视频数据信号至少包括基本视频数据信号和至少包括辅助视频数据信号。基本视频数据信号和辅助视频数据信号被联合压缩。基本视频数据信号以自包含的方式进行压缩,而辅助视频数据信号使用来自基本视频数据信号的数据来压缩。经过联合压缩的视频数据信号被拆分(BSS)成单独的比特流:包含用于基本视频数据信号的数据的至少基本比特流;和包含用于辅助视频数据信号的数据的至少辅助比特流,此后基本比特流和辅助比特流被复用成复用信号,并且给基本信号和辅助信号提供单独的代码(0x1B,0x20)。
本发明申请是一个分案申请,其原申请的国际申请日为2008年9月16日、申请号为200880108524.5,并且原申请的发明创造名称为“用于编码视频数据信号的方法与系统、编码的视频数据信号、用于解码视频数据信号的方法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编码和解码的领域。本发明提出用于编码视频数据信号的方法和系统。本发明还涉及编码的视频数据信号。此外,本发明还涉及用于解码视频数据信号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近来,人们对提供增加的视频可能性、例如在3D图像显示器上提供3D图像产生很大的兴趣。相信3D成像将是成像领域中继彩色成像之后的下一次重大革新。我们现在正处于将自动立体显示器引入消费者市场的时候。
从根本上讲,三维印象可以使用立体像对(stereo pair)、即对准于观看者双眼的两个略微不同的图像来创建。
无论使用何种类型的显示器,都必须将3D图像信息提供给显示设备。这通常以视频数据信号的形式来进行,而视频数据信号包含数字数据,其时常包含用于左视图和右视图的数据或者在生成多个视图时包含用于多个视图的数据。
增加视频可能性的另一个示例是提供能够提供高频率视频例如具有的频率是标准帧显示频率两倍的视频的视频数据信号。
再一个示例是提供具有增强分辨率的视频数据信号。
由于数字成像固有的庞大数据量,数字图像信号的处理和/或传输形成重大问题。在很多环境中,可用的处理能力和/或传输容量不足以处理和/或传输高质量视频数据信号。更特别地,每一个数字图像帧是由像素阵列形成的静止图像。这个问题对于所有的视频而言都存在,但是对于3D视频成像,这个问题增大,并且在将产生双倍频率的视频数据信号或在将产生具有增强分辨率的视频数据信号时,同样的问题增大出现。
原始数字信息量通常很大,这需要强大的处理能力和/或高的传输速率,而这种强大的处理能力和/或高的传输速率并不是始终可以得到的。已建议了各种压缩方法来减少待传输的数据量,这样的方法包括例如MPEG-2、MPEG-4以及H.263。
已知的压缩方法在一开始是为标准的2D图像而设立的。
EP1524859披露一种比特流,其具有采用MPEG-2、MPEG-4或H.264标准、利用两个隔行扫描场来编码的当前视频帧,解码当前帧顶部场与底部场;以及呈现解码的顶部场与底部场作为3D帧图像。该方法呈现所解码的顶部场与底部场作为立体显示图像,并接受2D选择命令以响应触发器,诸如接收到补充增强信息(SEI)消息。随后,仅解码当前帧隔行扫描场之中的一个,并呈现2D帧图像。
US2002/0009137描述一种用于编码3D图像的方法。一个视图能够被编码成基本层比特流,而另一视图被编码成增强层。编码器的输出由两个单独的比特流来形成。
举个例子,如果在采集端生成3D信息,则必须发送这个信息,并且为了在比特率方面具有低的额外开销,需要对3D信息进行压缩。优选地,3D信息的压缩(或编码)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来执行的,其中能够仅以相对小的调整、使用现有的压缩标准来实施3D信息的压缩。当就视频数据信号包含关于双倍频率信号或增强分辨率的信息的意义而言增强视频数据信号时,上述情况也适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79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