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自动报警功能的行车记录仪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47751.5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6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元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元喜 |
主分类号: | G07C5/08 | 分类号: | G07C5/08;G08B21/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侯来旺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动 报警 功能 行车 记录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行车记录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报警功能的行车记录仪。
背景技术
由于各种需要,车辆上行车记录仪的安装越来越普遍,基本的视频记录或轨迹记录等功能都已很常见,但是当在行车中发生重要事故,车内人员失去意识时,自动的报警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在行车记录仪上添加自动报警的功能具有它的便利性,无需单独的仪器,不仅安装麻烦还额外占用车内空间。另外,行车记录仪可以很方便地连接车联系统或车主手机,从而可以使用两者的信号传输系统,具有操作的可实现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自动报警功能的行车记录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自动报警功能的行车记录仪,包括记录仪主机,记录仪主机分别与车连系统、移动终端连接,记录仪主机上设有电话拨号报警模块、通信模块和报警激发模块,记录仪主机上设有传感器监测单元;当在预设时间内,记录仪主机获取传感器监测单元采集的数值超过预设值时,记录仪主机触发报警激发模块使记录仪主机分别与车连系统、移动终端连接,一方面通过电话拨号报警模块进行电话报警,另一方面通过通信模块将事故地点的 GPS 和事故图片发放到救援人员手中,方便救护人员对事故采取快速及对伤情有针对性的救援。
优选地,传感器监测单元为噪音传感器、烟雾传感器。
优选地,移动终端为车主手机。
优选地,记录仪主机通过数据线或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分别与车连系统、移动终端连接。
优选地,在移动终端和车联系统发送报警电话和信息时,会对车主有一个提示,在这个阶段可以取消报警状态,这可以消除误报和某些无关紧要小擦碰导致报警产生的救助资源占用和浪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自动报警功能的行车记录仪,在车辆发生事故时,能够自动报警并指导救助人员详细的事故地点和事故情况,有利于迅速及有伤情针对性的救助。本发明是使用车联系统和手机系统的无线信号网络,具有可实现性。本发明通过在车内设置传感器监测单元,当车内人员失去意识时,当在预设时间内,记录仪主机获取传感器监测单元采集的数值超过预设值时,记录仪主机触发报警激发模块使记录仪主机分别与车连系统、移动终端连接,一方面通过电话拨号报警模块进行电话报警,另一方面通过通信模块将事故地点的 GPS 和事故图片发放到救援人员手中,方便救护人员对事故采取快速及对伤情有针对性的救援。本发明中的传感器监测单元为噪音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当客车遇到危险时,客车内的人员急于疏散时,客车的噪音传感器、或烟雾传感器采集的数值超过预设值时,记录仪主机触发报警激发模块使记录仪主机分别与车连系统、移动终端连接。本发明中,在移动终端和车联系统发送报警电话和信息时,会对车主有一个提示,在这个阶段可以取消报警状态,这可以消除误报和某些无关紧要小擦碰导致报警产生的救助资源占用和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自动报警功能的行车记录仪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一种具有自动报警功能的行车记录仪,包括记录仪主机,记录仪主机分别与车连系统、移动终端连接,本发明中,记录仪主机通过数据线或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分别与车连系统、移动终端连接。记录仪主机上设有电话拨号报警模块、通信模块和报警激发模块,记录仪主机上设有传感器监测单元;当在预设时间内,记录仪主机获取传感器监测单元采集的数值超过预设值时,记录仪主机触发报警激发模块使记录仪主机分别与车连系统、移动终端连接,一方面通过电话拨号报警模块进行电话报警,另一方面通过通信模块将事故地点的 GPS 和事故图片发放到救援人员手中,方便救护人员对事故采取快速及对伤情有针对性的救援。本发明中,传感器监测单元为噪音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移动终端为车主手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元喜,未经陈元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77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