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急处理水面溢油的生物质复合材料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346585.7 | 申请日: | 2015-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3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 发明(设计)人: | 历军;丁晓龙;闫法领;赵顺;张大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草木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20/24 | 分类号: | B01J20/24;B01J20/30;C02F1/28 |
| 代理公司: | 广州番禺容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急 处理 水面 溢油 生物 复合材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应急处理水面溢油的生物质复合材料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水体油污染日益严重,石油泄漏事故频发。石油资源泄漏到水中,不仅是能源上的浪费,还会给当地环境及居民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快速、高效的去除并回收石油资源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常用的水面溢油应急处理方法有生物法、化学法及物理法。物理法是最为经济环保的,其中吸附法是最为应用广泛的。比较目前所用的吸油材料,天然无机吸油材料吸油性能较差,合成吸油材料虽然具备较好的吸油性能,但价格昂贵、处理困难、易造成二次污染。高效、环保、价廉的生物质吸油材料的研发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热点。然而,目前的研究显示,大多数生物质材料在处理溢油事故过程中,易吸水下沉,导致新的环境问题。
一种好的吸油材料不仅要吸油量大,而且要漂浮性能好,因此,材料的吸油性能和漂浮性能为判断吸油材料优劣的重要宏观指标。其中,漂浮性能的提高对于水面溢油的吸附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漂浮性与疏水性有一定关系,是材料吸油性能优劣的重要宏观指标之一;二是漂浮性能的提高,有益于水面溢油处理时材料对油的充分吸附,同时也为材料的打捞赢得了时间,带来了方便。
解决生物质吸油材料吸水下沉的问题是将生物质材料推广使用的关键技 术。目前的研究,提高生物质材料吸油和漂浮性能的主要有热改性和化学改性等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不具有经济性。而生物质复合材料,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质材料的机械混合或化学复合,达到优势互补的作用,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寻找一种能提高吸油和漂浮性能的生物质复合材料及方法具有重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基于此,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急处理水面溢油的生物质复合材料及方法,该生物质复合材料能达到提高生物质材料整体的吸附性能和漂浮性能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急处理水面溢油的生物质复合材料,所述生物质复合材料由质量比为1~3:2~4的蒲绒与芦苇经机械搅拌混合而成,所述芦苇的粒径为380~830μm。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生物质复合材料的蒲绒与芦苇的质量比为2:3。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芦苇的粒径为500~830μ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急处理水面溢油的方法,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急处理水面溢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上述生物质复合材料投放于油水中1~48小时,取出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应急处理水面溢油的生物质复合材料包括蒲绒和芦苇两种材料,就蒲绒而言,单独以其作为吸油材料,虽然吸油性能和漂浮性能均较好,但是考虑实际情况,蒲绒质地轻盈,难于收集和运输,且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可利用性较高,以其单独作为吸油材料实际意义不是很强;而芦苇全国各 地遍布,产量大,易收集和运输。故本发明的蒲绒-芦苇生物质复合材料,一是缓解蒲绒单独作为吸油材料时产量有限,难于收集和利用性较高之间的矛盾;二是提高芦苇作为吸油材料的可利用性;
2、本发明的应急处理水面溢油的生物质复合材料仅需要进行简单的机械混合,相比芦苇的化学改性方法,其处理简便、安全、经济,因此,本发明的生物质复合材料可以投入生产,大范围使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法为正交实验法,以下结合其中几个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以下实施例中的原料除特殊说明外,均来源于市售。
实施例1~5、对比例1~3的应急处理水面溢油的材料配比如下表1所示。其中,实施例1~5的处理材料是两种材料经机械混合而得的,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处理材料中仅含有蒲绒或芦苇中的一种,对比例3的处理材料中的芦苇是经H2O2/NaOH改性过后而得的。
表1实施例1~5、对比例1~3的应急处理水面溢油的材料配比
对实施例1~5、对比例1~3的应急处理水面溢油的材料的吸油性能和漂浮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方法分别为:
1、吸油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草木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草木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65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