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核铜(II)–唑来膦酸配合物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46405.5 | 申请日: | 2015-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1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牛青君;郑岳青;周细武;朱红林;许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1/08 | 分类号: | C07F1/08;C07F9/6558;C07F9/650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核铜 ii 唑来膦酸 配合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唑来膦酸配合物,具体涉及一种双核铜(II)–唑来膦酸配合物及应用。
背景技术
唑来膦酸(Zoledronic Acid)为新一代的双膦酸类药物,是破骨细胞前体的高强度骨吸收抑制剂,唑来膦酸及其衍生物表现出良好的骨靶向性,因为唑来膦酸药物含有膦酸根上的氧原子及氨基端上的氮原子,均能与金属离子等配位作用,即唑来膦酸药物含有多个配位点;如唑来膦酸可与顺铂、来曲唑、多西紫杉醇等抗肿瘤靶向药物协同发挥抗肿瘤作用,降低未发生骨转移的肺癌患者的复发率与骨转移的发生率。如公开号为CN102603812的发明专利申请,就公开了双核铂(II)–唑来膦酸配合物,该唑来膦酸配合物以2个乙二胺分子为螯合剂,使唑来膦酸与抗肿瘤作用的2个顺铂配位,形成双核铂-唑来膦酸配合物,其具有优异的骨靶向性,提高了顺铂的抗肿瘤性,降低了顺铂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核铜(II)–唑来膦酸配合物及应用,其为一种新的唑来膦酸金属配合物,其具有优异的骨靶向功能和抗癌活性。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核铜(II)–唑来膦酸配合物,其化学式为Cu2(Cl)(H2O)(H2zdn)(bipy)2·4H2O,式中H2zdn为唑来膦酸,bipy为2,2’–联吡啶,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该双核铜(II)–唑来膦酸配合物的晶胞参数如下:α=105.76(3)°,β=96.63(3)°,γ=105.69(3)°,为三斜晶系,空间群。
该双核铜(II)–唑来膦酸配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一种双核铜(II)–唑来膦酸配合物,其化学式为Cu2(Cl)(H2O)(H2zdn)(bipy)2·4H2O,式中H2zdn为唑来膦酸根离子,bipy为2,2’–联吡啶,此配合物具有特定的晶体结构,不仅以唑来膦酸较高的骨亲和力,能被快速传递至骨代谢活跃部位,具有性能优异的骨靶向功能和治疗效果,又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该铜配合物晶体能够与靶分子DNA结合,产生链内或链间交联,进而干扰DNA正常复制,导致癌细胞死亡,相比于顺铂有较低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双核铜(II)–唑来膦酸配合物的单晶型晶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称取0.145g(0.5mmol)一水合唑来膦酸粉末,0.171g(1mmol)二水合氯化铜,0.126g(1mmol)2,2’–联吡啶,不断搅拌下,依次溶于9mL水与9mL乙醇的混合溶剂中,制备得浅蓝色悬浊液。随后滴加1mL(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混合液的pH为2.5,悬浊液大部分溶解,且颜色加深。搅拌30min后全部转移到25mL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水热反应釜内,于160℃恒温反应72h。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经过滤得蓝色滤液,在室温下静置培养,一周后析出大量深蓝色块状晶体和少量绿色条状晶体。过滤,干燥,手工挑选出适合X射线分析的深蓝色块状晶体即为本发明的双核铜(II)–唑来膦酸配合物,其分子式为Cu2(Cl)(H2O)(H2zdn)(bipy)2·4H2O,式中H2zdn为唑来膦酸,bipy为2,2’–联吡啶,其单晶型晶体结构如图1所示,产率:64%。该双核铜(II)–唑来膦酸配合物的晶胞参数如下:α=105.76(3)°,β=96.63(3)°,γ=105.69(3)°,为三斜晶系,空间群。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64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