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叉车横向稳定性控制方法及其电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44820.7 | 申请日: | 2015-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5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夏光;黄帅;涂波涛;吴恵;汪韶杰;孙保群;林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F9/075 | 分类号: | B66F9/075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叉车 横向 稳定性 控制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用于叉车稳定性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叉车横向稳定性控制方法及其电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叉车作为物流领域的主要搬运工具,具有起重能力强和操纵灵活的特点,其普及率也越来越高,遍及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中。
叉车前部配有装卸货物的工作装置,前轮为驱动轮,后轮为转向轮,采用双梯形转向机构。转向桥中部有一个铰接点与车架连接,车架可通过铰接点相对转向桥进行上下摆动。由于铰接,叉车支撑平面为两前轮支撑点和后桥与车架的铰接点组成,叉车行驶平面为两前轮支撑点与两后轮支撑点连线中点组成,由于支撑平面与行驶平面不重合而产生夹角,通常称为支承平面倾角。叉车的这种铰链连接方式,虽然提高了叉车作业的灵活性以及通过凹、凸路面时车体的平稳性,但是由于存在支承平面倾角,导致车架摆动,使叉车支撑平面与行驶平面不重合,转弯时受离心力影响容易发生横向失稳甚至侧翻,造成操作人员和货物的安全隐患。
因此,需要对目前叉车的技术进行升级在目前叉车基本行走和作业机构的基础上进行横向稳定性升级,提供一种叉车横向稳定性控制方法和横向稳定性控制系统,使叉车在搬运和作业工程中能调整叉车侧倾姿态,提升叉车的行驶和作业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提高叉车的横向稳定性的叉车横向稳定性控制方法及其电控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叉车横向稳定性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车载传感器采集叉车姿态参数、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
2)根据步骤1)采集的参数计算离心力产生的侧翻力矩的大小,以及叉车重心力产生的稳定力矩的大小;
3)对步骤2)中计算出的侧翻力矩和稳定力矩的大小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叉车侧倾程度进行评级;
4)根据步骤3)中判定的侧倾级别,对叉车采取横向稳定性分级控制策略,该横向稳定性分级控制策略包括:控制车架与车桥左、右锁止油缸的油压来调整车架与车桥的支承力和通过对四轮制动油缸即左前轮制动油缸、左后轮制动油缸、右前轮制动油缸、右后轮制动油缸进行差动制动提供纠偏惯性力矩和通过主动调整液压转向油缸的动作幅度和响应时间来增大或减小转弯半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上述方法的电控系统,包括用于采集叉车姿态参数、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将采集的参数信息输送至横向稳定性控制模块,所述横向稳定性控制模块输出功率信号至电磁阀。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所涉及的叉车的横向稳定性控制方法,可实现对叉车侧倾姿态判断分级,为叉车横向稳定性分级控制提供依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叉车的横向稳定性控制方法,采用“侧倾分级”的横向稳定性控制策略,根据叉车不同的侧倾分级采取不同的横向稳定性控制策略,实现叉车侧倾姿态调整和降低叉车侧翻可能性,提高叉车的横向稳定性和主动安全性;本发明所涉及的叉车横向稳定性控制方法及其电控系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三点支撑式叉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叉车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叉车后视图;
图3是本发明用于侧倾级别判断和横向稳定性控制决策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电控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一种叉车横向稳定性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车载传感器采集叉车姿态参数、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
2)根据步骤1)采集的参数计算离心力产生的侧翻力矩的大小,以及叉车重心力产生的稳定力矩的大小;
3)对步骤2)中计算出的侧翻力矩和稳定力矩的大小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叉车侧倾程度进行评级;
4)根据步骤3)中判定的侧倾级别,对叉车采取横向稳定性分级控制策略,该横向稳定性分级控制策略包括:如图1、2所示,控制车架与车桥左、右锁止油缸B1、B2的油压来调整车架与车桥的支承力和通过对四轮制动油缸即左前轮制动油缸L1、左后轮制动油缸L2、右前轮制动油缸R1、右后轮制动油缸R2进行差动制动提供纠偏惯性力矩和通过主动调整液压转向油缸A的动作幅度和响应时间来增大或减小转弯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48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系统可升降辅助设备
- 下一篇:电动葫芦的变速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