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祛风通络药酒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510344175.9 | 申请日: | 2015-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7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董宝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宝珍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17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祛风 药酒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酒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祛风通络药酒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将强身健体的中药与酒溶于一体的药酒,不仅配制方便、药性稳定、安全有效,而且因为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剂,中药的各种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提高疗效,本发明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精选上述各中药原料,经过白酒浸泡后,药物中有效成分被浸提出来。
目前市场上温经通脉、祛风通络类主要以保健品或药物为主,常服这些保健品和药物存在价格昂贵、副作用大及功效不佳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祛风通络药酒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祛风通络药酒制备方法,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重楼100~110克、威灵仙110~125克、皂角刺50~55克、没药30~40克、熟附子70~80克、细辛25~35克、红花80~100克、丹参120~125克、苏木55~60克、川芎60~65克、大枣50~60克、50度白酒3500~4000克。
优选地,一种祛风通络药酒制备方法,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重楼105克、威灵仙120克、皂角刺53克、没药35克、熟附子75克、细辛30克、红花90克、丹参123克、苏木58克、川芎62克、大枣55克、50度白酒3750克。
优选地,一种祛风通络药酒制备方法,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重楼110克、威灵仙125克、皂角刺55克、没药38克、熟附子80克、细辛35克、红花95克、丹参125克、苏木60克、川芎65克、大枣60克、50度白酒4000克。
以上所述的一种祛风通络药酒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原料净选、清洗、消毒按重量份数比称取重楼、威灵仙、皂角刺、没药、熟附子、细辛、红花、丹参、苏木、川芎、大枣烘干备用;
(2)将步骤(1)得到的原料分别捣碎成粗料末备用;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末放入白酒中在常温下密封浸泡21天;
(4)将步骤(3)得到的料液过滤去渣;
(5)将步骤(4)得到的药液进行瓶装。
用法与用量:本发明药酒每次饮用20ml,每天早上、晚上各饭后服用一次。
本发明部分原料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皂角刺:活血祛瘀,熟附子:温经通脉,细辛和红花:祛风湿、利筋骨、补血、活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药酒所用中草药药源丰富、普通廉价,制备方法科学简单实用,药酒无毒性,方便服用,调节人体机能,具有温经通脉、祛风通络之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用2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祛风通络药酒制备方法,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重楼105克、威灵仙120克、皂角刺53克、没药35克、熟附子75克、细辛30克、红花90克、丹参123克、苏木58克、川芎62克、大枣55克、50度白酒3750克。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祛风通络药酒制备方法,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重楼110克、威灵仙125克、皂角刺55克、没药38克、熟附子80克、细辛35克、红花95克、丹参125克、苏木60克、川芎65克、大枣60克、50度白酒4000克。
以上实施例一种祛风通络药酒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原料净选、清洗、消毒按重量份数比称取重楼、威灵仙、皂角刺、没药、熟附子、细辛、红花、丹参、苏木、川芎、大枣烘干备用;
(2)将步骤(1)得到的原料分别捣碎成粗料末备用;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末放入白酒中在常温下密封浸泡21天;
(4)将步骤(3)得到的料液过滤去渣;
(5)将步骤(4)得到的药液进行瓶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发明;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宝珍,未经董宝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41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木型材的同步切割设备
- 下一篇:一种聚四氟乙烯塑筋管挤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