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土布的茶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41627.8 | 申请日: | 2015-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1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郑芬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小巷三寻手织布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34 | 分类号: | D06P1/34;D06P1/673;D06M15/15;C09B6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布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布料染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布的茶染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服装布料的染色大多采用化工染料,而化工染料在染色中需要用到甲醛等有毒溶剂,且染色后的服装布料可能存在甲醛残留,对人的身体健康不利。植物染料由于其原料环保健康,逐渐被人们认可,茶染是植物染色工艺的一种。茶叶染色的纺织品带有淡淡的茶香,天然无危害,且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茶染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现在的茶染工艺还不够成熟,茶染的服装或布料的上色效果不佳,色牢度低,容易褪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土布的茶染方法,上色效果好,色牢度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土布的茶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茶染液:按照茶叶与水的重量比为1:40~1:50的比例将茶叶和水放入锅中煮沸30~40分钟,过滤后得到茶染液。
步骤2、预处理:将土布放入质量浓度为5%~10%的黄豆浆中浸泡30~40分钟;黄豆浆富含蛋白质,从而使的土布更容易上色。
步骤3、第一次茶染:将预处理后的土布按照浴比为1:10~1:20放入茶染液中煮沸30~40分钟,使染液充分上染。
步骤4、制备煤染液:按照明矾与水的重量比为1:100~1:200的比例配制煤染液。
步骤5、煤染:将第一次茶染后的土布按照浴比为1:10~1:20放入煤染液中进行煤染20~30分钟,煤染温度为70~80℃。以明矾水作为煤染剂,对第一次茶染后的土布起到良好的固色作用。
步骤6、第二次茶染:将煤染后的土布取出拧干后再放入茶染液中,浴比为1:10~1:20,再根据食盐与茶染液的质量比为1:100~1:200加入食盐,煮沸30~40分钟。第二次茶染进一步上色,且添加食盐起到进一步固色的作用。
步骤7、过水晾干:将第二次茶染后的土布取出过水清洗,然后取出晾干。
进一步地,第一次茶染时,煮沸过程中不停地搅拌,使得染色均匀且提高上染率。
进一步地,第二次茶染时,煮沸过程中不停地搅拌,使得染色均匀且提高上染率。
进一步地,步骤2中,黄豆浆的质量浓度为5%~8%,具有更好的上色效果。
进一步地,步骤4中,明矾与水的重量比为1:100~1:150,具有更好的固色效果。
进一步地,步骤7中对土布过水清洗三遍,前两遍水清洗时颜色还比较深,第三遍水就比较清澈,此时已将浮色清洗干净。
进一步地,所述茶叶为龙井茶,茶叶芳香,受消费者喜爱。
进一步地,所述锅为不锈钢锅,经济耐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土布的茶染方法,在染布前先采用黄豆浆对土布进行预处理,使土布附上蛋白质更易上色,并以明矾水作为煤染剂,对第一次茶染后的土布起到固色作用,然后在第二次茶染时加入食盐,进一步固色,最终茶染的土布上色效果好,色牢度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实施例1
按照茶叶与水的重量比为1:40的比例将龙井茶茶叶和水放入不锈钢锅中煮沸30分钟,过滤后得到茶染液。然后将土布放入质量浓度为5%的黄豆浆中浸泡30分钟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土布按照浴比为1:10放入茶染液中煮沸30分钟进行第一次茶染,煮沸过程中不停地搅拌。同时,按照明矾与水的重量比为1:100的比例配制煤染液。将第一次茶染后的土布按照浴比为1:10放入煤染液中进行煤染20分钟,煤染温度为70℃。将煤染后的土布取出拧干后再放入茶染液中,浴比为1:10,再根据食盐与茶染液的质量比为1:100加入食盐,煮沸30分钟进行第二次茶染,煮沸过程中不停地搅拌。将第二次茶染后的土布取出过水清洗三遍,然后取出晾干。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小巷三寻手织布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小巷三寻手织布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16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相机固定减震机构
- 下一篇:重工业及道路的减震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