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电饭煲的感温元件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41429.1 | 申请日: | 2015-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7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何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之宝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2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93 | 代理人: | 卢志文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电饭煲 元件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电饭锅,特别是一种微型电饭煲的感温元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微型电饭煲,包括外锅、内胆和电加热装置,电加热装置为PTC发热体,PTC发热体固定在内胆底壁,即:内胆与PTC发热体为固定连接,内胆底壁还连接有突跳式的温控器;工作时,温控器直接感应内胆底壁温度,过热时断电保护;上述传统结构的微型电饭煲温控器连接结构,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突跳式的温控器直接连接在内胆底壁,与内胆为固定接触,这既给温控器的安装造成一定烦琐,又不便于温控器的更换;(2)温控器一般只具备过热断电保护,或复位通电之作用,相当于一个“温控开关”,用户无法调整设定的温控数值,而且,这种温控器也无法实时将内胆的温度数据传输给控制装置,以实现电饭煲的多功能及智能化控制;(3)PTC发热体固定在内胆底壁,内胆不能取出,给使用造成一定不便;再有,内胆仅由底部PTC发热体加热(传热),热量也容易往四周散失,故此,传统的PTC加热的电饭煲受热不均匀,热效率较低;更有的是,鉴于内胆周边热量容易散失,而加热又集中在内胆底部,内胆底壁温度过高,温控器则马上断电保护,容易造成食物未被煮熟,电饭煲就断电不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感温元件安装和更换容易,可实时传输内胆的温度数据,实现多功能和智能化控制,而且内胆加热均匀,热量不易散失,明显提高热效率的微型电饭煲感温元件安装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微型电饭煲的感温元件安装结构,包括外锅、内胆和电加热装置,所述外锅内部设置有中层,中层设置有内腔,电加热装置设置在中层的内腔下部,电加热装置包括导热托盘和电发热体,电发热体连接在导热托盘底部,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感温元件及其弹性件,感温元件通过弹性件设置在内胆底壁的下方,且感温元件与内胆底壁为弹性接触;此款微型电饭煲的感温元件安装结构,通过在外锅的内部设置中层,中层的内腔下部安装有导热托盘及其电发热体,并将内胆置于中层内腔的导热托盘上方,使热量集中在中层内腔,防止热量容易散失的同时,既使内胆受热均匀,又明显提高热效率;而且,感温元件实时监测内胆的温度数据,并将温度数据传输出去,以便控制装置依据温度数据,实现智能化控制,当然,使用这种感温元件,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使用需要,调整控制装置的温度设定数值,实现煲体的多功能;如:煲汤、奶瓶保温等,用户可调整相应温度设定数值,利用感温元件实时监测和传输相关温度数据,由控制装置将实时的温度数据与设定数值作对比,实现智能化控制;更有的是,鉴于感温元件与内胆之间为弹性接触,既避免了两者因固定接触,造成内胆不能取出之不足,又保证内胆始终与感温元件保持良好的接触状态,而且,感温元件的安装简易、快捷,整个结构简单、合理。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电加热装置上设置有安装孔,感温元件设置在安装孔上,感温元件的感温部位凸出安装孔并与内胆底壁接触;鉴于微型电饭煲的体积较小,故此,内胆底壁面积也较小,通过在内胆底壁的电加热装置上开设安装孔,方便感温元件的安装设置,使产品的结构更紧凑、合理;而且,感温元件凸出安装孔、并与内胆弹性接触,使内胆与电加热装置靠近或接触的同时,保证感温元件与内胆有良好接触,实现内胆加热的温度准确监测。
作为进一步具体的方案,所述安装孔是电加热装置的导热托盘上的托盘通孔,感温元件设置在托盘通孔上;鉴于导热托盘与内胆底壁接近或接触,感温元件设置在托盘通孔上,可保证与内胆底部的良好接触。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电发热体为PTC发热体,其结构包括有压片,压片对应托盘通孔位置设置有承台,弹性件一端连接承台,另一端顶压感温元件;也就是说,承台作为弹性件的下部支撑,使弹性件被稳定地设置在承台上。
作为另一实施方案,所述电发热体上对应托盘通孔位置开有发热体通孔,感温元件下端延伸出发热体通孔,其上端凸出托盘通孔;即:感温元件穿过发热体通孔和托盘通孔,以便感温元件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力下,可沿发热体通孔和托盘通孔,作上下移动。
作为上述实施方案的具体实施手段,所述发热体通孔下方还设置有承台,弹性件一端连接承台,另一端顶压感温元件;也就是说,承台作为弹性件的下部支撑,使弹性件被稳定地设置在承台上。
上述承台连接在导热托盘或电发热体,以保证承台的固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之宝汽车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之宝汽车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14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