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相抛光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41112.8 | 申请日: | 2015-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0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何西扣;杨志强;刘正东;刘宁;包汉生;杨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钢铁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G01N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86 | 代理人: | 白海燕,龚颐雯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相 抛光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相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在金相件制备过程中使用的夹具装置。
背景技术
金相制备技术是金属材料微观组织观察的重要环节,快速、便捷、高效地制备出合格的金相试样是材料研究人员所热切期盼的。目前金相制备技术对试样要求严苛,大块状试样尚能直接手持抛光,但对于较小且形状不规则的试样,难以直接手持抛光。
目前,对于较小且形状不规则的试样往往采取镶嵌方式制作金相试样。虽然镶嵌试样便于抛光,但抛光后不便于去除,影响后续的组织观察(扫描电镜组织观察时去除镶嵌物可能会对试样造成损伤)。有材料研究人员发明了机械夹持金相抛光装置,如CN202330127U,CN202101889U,CN202433236U,CN200960630Y号专利公开文本,以上专利都是采用两个夹持片用螺栓紧固,虽然能较好夹持金相试样,但其夹具结构繁杂、体积过大、夹具壁过厚、过重,增大抛光面积,增加工作强度。为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解决较小且形状不规则试样的金相制备装置,以达到快速、便捷、高效的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便捷、能够实现快速装夹与拆卸的金相抛光夹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金相抛光夹具,包括夹体和两个可拆卸张开装置,其中所述夹体包括一体成型的脊背和两个夹持部;两个所述夹持部的自由端向前延伸且逐渐并拢,在终端形成夹口;两个所述夹持部均具有夹持贴合面和夹持抛光面,其中所述夹持贴合面设置在夹持部逐渐并拢的部位,两个所述夹持贴合面平行贴合,具有一定的贴合面积;所述夹持抛光面设置在所述夹口处,与所述夹持贴合面垂直,且在所述夹口的边缘沿夹持抛光面开设有V型卡口。
优选地,所述夹持贴合面做磨砂处理,或者贴附一层橡胶。
进一步,所述夹持贴合面上设置有局部镂空或凹面,与所述V型卡口相衔接。
再进一步,所述镂空或凹面为与圆杆形件相切的抛物线形状。
优选地,所述V型卡口沿所述夹口边缘设置多个,且左右两侧对称,对称的两个V型卡口形成一个菱形卡口。
进一步,所述V型卡口的开口角度≤90度。
进一步,所述脊背上开设有一开口,穿设长杆类件,开口面积小于脊背总面积的80%。
优选地,所述夹持抛光面是由夹持贴合面在自由端弯曲形成。
进一步,所述夹体还包括两个翼耳,分别位于两个夹持部的外侧,翼耳中安装可拆卸张开装置,所述可拆卸张开装置是由铁丝或钢丝弯制而成的夹爪样。
再进一步,所述翼耳是由所述夹持部的自由端向外做回形弯折而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1、本发明简化了方形、圆柱形(直径≤5mm,厚度≤5mm,长度超过20mm)等形状复杂试样的金相制备技术。采用本发明制备金相试样,夹具使用简便,并且可以直接放入扫描电镜观察,不会污染抛光好的金相试样。2、本发明操作便捷,无需对试样进行特殊处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3、所述夹具金属表面不易破坏,所以无需涂覆涂料层。
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金相抛光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金相抛光夹具一侧观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金相抛光夹具另一侧观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金相抛光夹具的夹口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金相抛光夹具的脊背部示意图。
图6为装夹扁平件的示意图;
图7-1为装夹长杆类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7-2为装夹长杆类件的正视示意图。
图中,1-夹体,2-可拆卸张开装置,3-脊背,4-夹持部,5-翼耳,6-夹口,7-夹持贴合面,8-夹持抛光面,9-V型卡口,10-镂空,11-开口,12、13-金相制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发明的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钢铁研究总院,未经钢铁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11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柱塞泵缸体珩磨装夹结构以及装夹工艺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抛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