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数据量多用户共享版权时的三维模型信息隐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40320.6 | 申请日: | 2015-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20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绣亚;孙刘杰;王文举;李亚琴;秦杨;周中原;包观笑;商静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00 | 分类号: | G06T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数 多用户 共享 版权 三维 模型 信息 隐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多数据量多用户共享版权时的三维模型信息隐藏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三维模型在各个领域的使用的越来越普及,因此三维模型的版权保护问题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虽然这方面的研究有很多。但是目前在三维模型的多用户共享版权、不同用户嵌入不同数据要求方面的研究还是一个空白。本发明首次创新的将成熟的CDMA扩频技术用于解决三维模型多用户版权保护问题。将二维码技术用于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方便用户快速便捷的读取。同时为了提高嵌入信息的不可见性与鲁棒性,还首次提出将信息嵌入到三维模型信息的Contourlet域中。Contourlet变换是一种新的图像二维表示方法,具有多分辨率、局部定位、多方向性、近邻界采样和各向异性等性质,其基函数分布于多尺度、多方向上,少量系数即可有效地捕捉图像中的边缘轮廓。经过一级Contourlet变换可以得到1个低频部分和4个不同方向的高频部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三维模型版权共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数据量多用户共享版权时的三维模型信息隐藏方法,,可以用于解决医疗行业器官模型、电影行业立体影像、视频游戏产业的各种三维资源、科学领域化合物的精确模型、建筑业立体建筑模型、工程界设计的新设备、新的交通工具以及其他设计的三维立体模型、地球科学领域三维地质模型等领域版权共享时、不同用户嵌入不同数据要求的难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数据量多用户共享版权时的三维模型信息隐藏方法,包括信息的嵌入与提取,
信息的嵌入步骤如下:
1)、不同的用户分别将各自需要隐藏的数据ak进行编码,ak是第k个用户的数据信息,k=1,2,3...,得到各自的二维码bk,bk是第k个用户的二维码数据信息,k=1,2,3...;
2)、采用CDMA扩频技术为每一位用户分配唯一的扩频码,对上一步的得到的二维码bk进行CDMA编码,得到多个用户合并在一起的且相互独立的加密数据w;
3)、对三维模型仿射不变性处理,仿射不变性处理包括:计算模型重心、重心移到远点、主元分析、旋转模型使主元与z轴重合、转化为球面坐标系,得到m个不同的球面坐标值其中m是三维模型点的总数;r为模型上点到原点的距离;θ为模型上的点到原点的连线与z轴正向的夹角;为从正z轴来看自x轴按逆时针方向转到模型上点与原点的连线在x o y平面上的投影所转过的角;
4)、对三维模型的球面坐标值中距离值r按照θ的升序进行排序,取距离值的前n*n个数据,存入二维矩阵D(n*n阶)。其中n*n<m<(n+1)*(n+1),n,m为正整数;
5)、对步骤3)中的距离值D矩阵进行一级Contourlet变换,得到一个低频部分和4个方向的高频部分,并将加密数据嵌入到低频部分得到矩阵I(x,y);嵌入公式:I(x,y)=Q(x,y)+l*w(x,y),其中l为嵌入强度,w(x,y)加密数据矩阵,Q(x,y)为待嵌入的低频部分矩阵,I(x,y)为嵌入后的矩阵;
6)、将I(x,y)与得到的4个方向的高频部分放在一起进行一级Contourlet逆变换,加上剩下的数据,恢复到原来的顺序,恢复原来的视角,转换到三维笛卡尔坐标系,得到嵌入加密数据的三维模型;
信息的提取步骤如下:
7)、信息的提取是以上步骤的逆运算:嵌入信息后的三维模型按照步骤4)、5),并且由公式w'(x,y)=(I(x,y)-Q(x,y))/l,得到加密数据w'(x,y);加密数据按照步骤2),用每一位用户分别掌握的唯一的扩频码进行CDMA解码,就可得到用户各自的嵌入的二维码,用户使用智能手机可以快速读取嵌入的数据。
所述CDMA编码过程如下:
第1步:二值化处理:使bk的取值为{0,1};
第2步:通过公式ek=1-2*bk,映射转换成ek值为{-1,1}的二值极序列;
第3步:生成正交扩频码;
第4步:编码:用户先用各自的扩频码ck对自己的数据信息ek进行扩频编码,wk=ek*c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03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型智能数据采集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迭代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