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重复循环使用钢筋混凝土支撑技术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339992.5 | 申请日: | 2015-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5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 发明(设计)人: | 刘鑫锦;刘文杰;刘文静;李小玉;付健;杨智;谭清明;张伟;赵华玮;刘文潘;刘广科;张士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鑫锦 |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17/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重复 循环 使用 钢筋混凝土 支撑 技术 | ||
1.可重复循环使用钢筋混凝土支撑技术,其特征在于:是将基坑支护工程中的混凝土支撑按照设计及施工要求分为可重复循环使用段②、④和施工现场后浇段①、③。可重复循环使用段根据支撑截面形式不同又分为④矩形截面循环使用段及②“W”形循环使用段。可重复循环使用段在支撑工程施工之前在预制场按照标准件制作完成,并养护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待支撑施工时把已经预制完成的可重复循环使用段②、④在施工现场按照设计要求吊装到位,并预留可重复循环支撑段②与④及可重复循环支撑段②、④与⑤冠梁(围檩)的后浇段,按照可重复循环支撑段预留的钢筋接驳系统施工各后浇段钢筋、模板工程、浇筑后浇段混凝土并养护。依此方法架设其余混凝土支撑,待后浇段混凝土支撑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基坑开挖,重复循环上述作业过程完成基坑支护系统中混凝土支撑施工。混凝土支撑需要拆除时,仅对支撑后浇段部分的钢筋混凝土进行拆除,将前期场外预制混凝土支撑循环使用段转运至车站基坑不同部位或者其他车站围护结构基坑支护系统中重复循环使用。
2.按照权利1所述的可重复循环使用钢筋混凝土支撑技术中混凝土支撑可重复循环使用段特征在于:支撑可重复循环使用段②、④制作采用场外预制成型,为避免②、④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超过规范要求及支撑可重复循环使用段端头部位混凝土在①、③拆除时发生破坏影响其重复循环使用,在②、④制作时支撑可重复循环使用段各端头与后浇段①、③接触断面设计成企口状,并在端头预埋不小于20mm厚钢板,在钢板上根据预制段受力钢筋数量开洞并在洞内埋设钢筋接驳器,将预制段钢筋与预埋的钢筋接驳器连接,为后浇段钢筋通过钢筋接驳器预留接驳。并在预埋钢板非预留钢筋接驳部位焊接一定数量的钢筋,增加钢板与后浇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
3.按照权利1所述的可重复循环使用钢筋混凝土支撑技术中混凝土支撑合拢段的特征在于:支撑现浇段长度可根据混凝土支撑可重复循环使用段长度适当调节,但包含混凝土支撑可重复循环使用段两端企口在内的后浇段长度不应小于1500mm,其中每个企口段长度不小于500mm。后浇段(合拢段)钢筋与支撑可重复循环使用段企口部位钢板预留的钢筋接驳器相接,钢筋数量同支撑可重复循环使用段钢筋数量。后浇段混凝土采用与支撑可重复循环使用段同等级不收缩混凝土或者微膨胀混凝土浇筑,减小后浇段混凝土收缩对支撑造成的影响。
4.按照权利1所述的可重复循环使用钢筋混凝土支撑技术中混凝土支撑可重复循环使用段特征在于:混凝土支撑包含混凝土“米”字形支撑,对撑及支撑桁架的可重复循环使用,其中混凝土支撑截面矩形宽度为300mm~1500mm,截面高度为400mm~3000mm。为方便支撑的吊设及在可重复循环使用钢筋混凝土支撑顶面预埋一定数量的吊钩,并根据支撑循环使用次数在支撑边角部位预埋角钢对混凝土支撑进行保护,增加重复循环使用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鑫锦,未经刘鑫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999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桩基静载实验装置
- 下一篇:增强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