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施工临时用电布置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39825.0 | 申请日: | 2015-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7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培;万泽卿;吴卿鸿;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0 | 分类号: | H02G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63003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 临时 用电 布置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施工临时用电布置的方法及装置,属于建筑工程临时设施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全过程中,临时用电布置工作量大,如何保证用电安全以及电线走向布置一直是个难题。一般施工中,电线沿地面随意安置的现象普遍,另外电线架空布置受各种条件限制,较难实现。这种做法缺点是:容易磨坏电线的绝缘层,造成漏电、短路等危害,施工过程中取电不方便,造成施工人员触电事故。另外,一般情况下施工取电接电需要专业电工先接出取电插座。随着施工进度的推进,临时用电范围逐渐扩大,电线用量逐渐增多,因此更加加大了安全用电的隐患。尤其是楼层中,楼层与楼层之间的临时电线布置,错综复杂,隐患处处存在,不符合工程文明施工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施工临时用电布置的方法及装置,能解决架空布置电线的不便,电线沿地面布置和如何安全快速取电用电的问题,以克服现有边坡支护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施工临时用电布置的方法,该方法是在施工通道边缘设置预制T形钢支架,该T形钢支架分布在施工通道边缘处,T形钢支架上部架电线且通过钢绞线固定电线。
前述的一种施工临时用电布置的方法中,所述T形钢支架底部经螺栓固定在施工通道边缘,T形钢支架上部两翼预留螺栓孔洞,T形钢支架中间挂置电箱。
前述的一种施工临时用电布置的方法中,在T形钢支架上部两翼一侧的螺栓孔洞处设置瓷瓶。
一种施工临时用电布置的装置,包括设在施工通道边缘的预制T形钢支架,T形钢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在T形钢支架上部两翼预留螺栓孔洞并在螺栓孔洞上设有螺栓一,在T形钢支架两翼一侧的螺栓一上固定有瓷瓶,在T形钢支架中部设有电箱,电箱两侧各设置有插座。
前述的一种施工临时用电布置的装置中,所述插座包括220V航空快速插座和380V航空快速插座。
前述的一种施工临时用电布置的装置中,所述电箱通过背部焊接的弯曲钢筋挂置在T形钢支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了类似电线柱架空布置电线的方式,方便了施工取电,消除了临时用电电线布置存在的安全隐患,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实用的特点。安装、拆除操作便捷,节约人工费用;不易损坏,使用完后可进行回收,重复利用率高;统一外观,达到安全文明施工的目的,提升工地整体形象等优点。经实践检验证明,本发明具有安全、操作简便、易施工、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中T形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用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施工临时用电布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施工通道边缘设置预制T形钢支架,该T形钢支架分布在施工通道边缘处,T形钢支架上部架电线且通过钢绞线固定电线。
其中T形钢支架底部经螺栓固定在施工通道边缘,T形钢支架上部两翼预留螺栓孔洞,T形钢支架中间挂置电箱,:在T形钢支架上部两翼一侧的螺栓孔洞处设置瓷瓶。
根据上述方法所构建的一种施工临时用电布置的装置,如附图所示,包括设在施工通道边缘的预制T形钢支架1T形钢支架1通过螺栓5固定在地面,在T形钢支架1上部两翼预留螺栓孔洞并在螺栓孔洞上设有螺栓一2,在T形钢支架1两翼一侧的螺栓一2上固定有瓷瓶3,在T形钢支架1中部设有电箱4,该电箱4通过背部焊接的弯曲钢筋挂置在T形钢支架1上,电箱4两侧各设置有插座,该插座包括220V航空快速插座6和380V航空快速插座7。
本实施例在工作时,只需要按图安装,在施工通道边缘每隔适当距离设置一个该装置,T形钢支架上部架电线,绕过瓷瓶,并通过钢绞线固定电线。另外电箱设有航空快速插座,取电非常方便。本发明虽然结构简单,但方法很巧妙,很好的解决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架空布置的难题。T形钢支架上部另一翼的螺栓备用,可挂置照明灯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98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