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须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39643.3 | 申请日: | 2015-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2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周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珍福堂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须 袋泡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玉米须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须是一年生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玉米的花柱,有开胃、健脾、除湿、利尿等作用。但是玉米须在农业生产加工中常被作为废料丢弃,其中所含有效成分没有被利用而造成极大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须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以改善现有技术中玉米须被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玉米须袋泡茶,按重量份数计,各组分组成如下:玉米须5~10份、山楂12~20份、荷叶3~8份、绿茶25~40份、菊花2~7份、决明子0.2~1份和甘草1~2份。
优选地,上述的玉米须袋泡茶中,按重量份数计,各组分组成如下:玉米须7~9份、山楂15~18份、荷叶4~6份、绿茶30~35份、菊花3~5份、决明子0.3~0.5份和甘草1.5~2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玉米须袋泡茶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将荷叶杀青,粉碎,加入绿茶和菊花,在60~100℃的温度条件下烘干,而后加入玉米须,再进行粉碎,过20目筛备用;
b.烘干山楂,将烘干后的山楂与决明子、甘草混合,倒入100~300ml水,煎煮30~60min,而后过滤,得到煎煮液;
c.将煎煮液倒入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中,混合均匀,在150℃的温度条件下烘干;
d.用茶叶滤纸袋包装该混合物,制成袋泡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玉米须作为原料组分,与山楂、荷叶、绿茶等共同制成袋泡茶,将原本被浪费的玉米须进行了利用,减少浪费。而玉米须中包含了多种化学成分,如挥发油、皂甙、生物碱、黄酮类等,绿茶、菊花的添加,促进了玉米须中的化学成分被人体吸收,使得制得的袋泡茶具有降脂降压的功效。而且本发明提供的袋泡茶使用方便,其中添加了甘草、山楂,使得袋泡茶饮用口感佳。如此也克服了为利用玉米须中的成分,将其进行中药煎煮的问题,从而也就避免了中药煎煮的繁琐工艺以及煎煮液口感的不佳。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玉米须袋泡茶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制得的袋泡茶,保健营养价值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按重量份数计,取用下述组分:
玉米须5份、山楂12份、荷叶3份、绿茶25份、菊花2份、决明子0.2份和甘草1份。
玉米须与山楂、荷叶、绿茶等共同制成袋泡茶,将原本被浪费的玉米须进行了利用,减少浪费。而玉米须中包含了多种化学成分,如挥发油、皂甙、生物碱、黄酮类等,绿茶、菊花的添加,促进了玉米须中的化学成分被人体吸收,使得制得的袋泡茶具有降脂降压的功效。而且本发明提供的袋泡茶使用方便,其中添加了甘草、山楂,使得袋泡茶饮用口感佳。如此也克服了为利用玉米须中的成分,将其进行中药煎煮的问题,从而也就避免了中药煎煮的繁琐工艺以及煎煮液口感的不佳。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玉米须袋泡茶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将荷叶杀青,粉碎,加入绿茶和菊花,在60℃的温度条件下烘干,而后加入玉米须,再进行粉碎,过20目筛备用;
b.烘干山楂,将烘干后的山楂与决明子、甘草混合,倒入100ml水,煎煮30min,而后过滤,得到煎煮液;
c.将煎煮液倒入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中,混合均匀,在150℃的温度条件下烘干;
d.用茶叶滤纸袋包装该混合物,制成袋泡茶。
利用该方法制得的袋泡茶,保健营养价值高。
实施例二
按重量份数计,取用下述组分:玉米须10份、山楂20份、荷叶8份、绿茶40份、菊花7份、决明子1份和甘草2份。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玉米须袋泡茶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将荷叶杀青,粉碎,加入绿茶和菊花,在100℃的温度条件下烘干,而后加入玉米须,再进行粉碎,过20目筛备用;
b.烘干山楂,将烘干后的山楂与决明子、甘草混合,倒入300ml水,煎煮60min,而后过滤,得到煎煮液;
c.将煎煮液倒入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中,混合均匀,在150℃的温度条件下烘干;
d.用茶叶滤纸袋包装该混合物,制成袋泡茶。
实施例三
按重量份数计,取用下述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珍福堂商贸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珍福堂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96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