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胎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338305.8 | 申请日: | 2015-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4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皖鹏新能源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C19/00 | 分类号: | B60C19/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属于轮胎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同时,还要求具备高耐磨性和耐屈挠性,以及低的滚动阻力与生热性。世界耗用橡胶量的一半用于轮胎生产。
现有的轮胎存在以下问题会影响到行车安全,如:由于高温、充气压力或路况引起的爆胎;二、由尖锐物造成的车胎破裂或漏气。并且现有轮胎由于磨损较快而导致需要经常更换,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经济压力,同时也大量消耗了资源。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磨、使用寿命长、爆胎概率低、不易扎破漏气的轮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轮胎,在胎体和胎面之间设置散热层,所述散热层上设置有散热通孔,散热通孔连通轮胎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通孔的截面为三角形、圆形、椭圆形、规则或不规则多边形。
更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通孔的截面为三角形,三角形的顶点朝向轮胎圆心方向,底边朝向胎面。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通孔以轮胎胎面为同心圆均布在圆周上,在两个相邻的散热通孔形成的同心圆上分布的散热通孔相互间隔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胎面的厚度。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由于增加了散热层,使得胎面在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热能快速消散,增加了胎面的耐磨能力;并且散热层增加了轮胎的弹性和贴合能力,在路况不佳的路面上减少了轮胎的磨损和减震器的压力;由于散热层的存在,尖锐物造成的车胎破裂或漏气的概率大大降低;因此,该轮胎耐磨、使用寿命长、爆胎概率低、不易扎破漏气,可通过附着胎面层对其进行维修,使其循环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中:1、胎体,2、散热层,3、胎面,4、散热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轮胎,在胎体1和胎面3之间设置散热层2,所述散热层2上设置有散热通孔4,散热通孔4连通轮胎两侧。
所述散热通孔4的截面为三角形、圆形、椭圆形、规则或不规则多边形。本发明由于增加了散热层,使得胎面在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热能快速消散,增加了胎面的耐磨能力;并且散热层增加了轮胎的弹性和贴合能力,在路况不佳的路面上减少了轮胎的磨损和减震器的压力;这样就减少了轮胎由于产生高热而导致的快速变性磨损,且有效的保护了减震器,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所述散热通孔4的截面为三角形,三角形的顶点朝向轮胎圆心方向,底边朝向胎面。本申请优选三角形作为散热通孔的形状,且制作时方向如上所述,由于散热层的存在,尖锐物造成的车胎破裂或漏气的概率大大降低;这样更有效的实现所欲达到的技术目的。
所述散热通孔4以轮胎胎面3为同心圆均布在圆周上,在两个相邻的散热通孔形成的同心圆上分布的散热通孔相互间隔排列。间隔设置能保证轮胎的强度,又能保证其散热效果。
所述散热层2的厚度大于或等于胎面3的厚度。也可以描述为:所述胎面3的厚度小于等于散热层2的厚度。厚度的设置可以减少轮胎被扎破的概率,同时散热的效果和减震的效果也取决厚度的设置。但散热层厚度也不是一味的厚,过厚会增加轮胎的重量,其具体厚度设计取决于现有技术中不同的车型对轮胎的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公开的技术特征上均能理解该厚度的要求,其对厚度的调整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通过上述特征的设置,有效的保证了本申请轮胎耐磨、使用寿命长、爆胎概率低、不易扎破漏气,可通过附着胎面层对其进行维修,使其循环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尽管上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给予了详细描述和说明,但是应该指明的是,我们可以依据本发明的构想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等效改变和修改,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皖鹏新能源车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皖鹏新能源车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83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