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Wi-Fi动态速率调整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36979.4 | 申请日: | 2015-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6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炽成;许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W84/1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003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wi fi 动态 速率 调整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Wi‑Fi动态速率调整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为:预设数据包数量阀值,检测当前周期内无线Wi‑Fi的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包数量;若当前周期内发送的数据包数量小于数据包数量阀值,则采集无线Wi‑Fi的接收端的信噪比并调整数据包的传输速率;若当前周期内发送的数据包数量大于等于数据包数量阀值,则采集无线Wi‑Fi的接收端的丢包率并调整数据包的传输速率。所述系统为:在无线Wi‑Fi发送端连接检测模块和调整模块,在无线Wi‑Fi接收端连接采集模块。系统结构合理,数据处理快速便捷,可提高无线Wi‑Fi的通信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网络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Wi-Fi动态速率调整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Wi-Fi凭借其速度高、价格低等优点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到网络中。然而,无线Wi-Fi的通信质量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比较大,例如外界的干扰信号,障碍物的阻挡,客户端处于运动状态等。因此,对无线Wi-Fi的传输速率进行调整以提高通信质量才能充分发挥无线Wi-Fi的传输性能。
在POS机等只传送报文的场合,每次传输的数据包的数量是比较少的,尽管只丢一个数据包,丢包率也会维持在很高的水平上,造成数据传输速率低下。因此单纯的丢包率数据显然不能反映实际的通信情况,如果此时根据丢包率去调整传输速率,很可能会因为速率调整失误造成通讯问题。
公开号为CN104104481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无线局域网的报文发送方法和装置,公开了可以根据接收端的信号强度和/或丢包率来确定传输速率,具体步骤为:S202:周期性地获取所述接收端的信号强度;S204:根据周期性获取的所述接收端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传输速率的调节范围;S206:周期性地对已发送报文的丢包率进行统计;S208:根据统计得到的丢包率在所述调整范围内确定所述传输速率。即,根据接收端的信号强度以及丢包率来共同决定初始传输速率,通过周期性地检测接收端的信号强度,确定发送速率的调节范围,同时周期性的对已经发送帧的丢包率信息进行统计,进而微调发送速率,并最终在发送速率和丢包率二者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平衡状态。虽然根据接收端的信号强度以及丢包率来共同调整传输速率,但是对于每次数据包的发送都先通过接收端的信号强度调整发送速率,然后根据丢包率微调发送速率,接收端的信号强度不能反映干扰信号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数据处理过程复杂且不合理,另外,对于数据包数量少的场合,根据丢包率微调很可能会导致通信质量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信质量好的无线Wi-Fi动态速率调整方法及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线Wi-Fi动态速率调整方法,所述方法为:
预设数据包数量阀值,检测当前周期内无线Wi-Fi的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包数量;
若当前周期内发送的数据包数量小于数据包数量阀值,则采集无线Wi-Fi的接收端的信噪比并调整数据包的传输速率;
若当前周期内发送的数据包数量大于等于数据包数量阀值,则采集无线Wi-Fi的接收端的丢包率并调整数据包的传输速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当无线Wi-Fi的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包较少时,根据无线Wi-Fi的接收端的信噪比调整数据包的传输速率,当无线Wi-Fi的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包较多时,根据无线Wi-Fi的接收端的丢包率调整数据包的传输速率,信噪比能反映接收端的环境干扰情况,在数据包数量较少时采用信噪比调整传输速率,可避免丢包率太大而造成的传输速率误调整,提高无线Wi-Fi的通信质量。
一种无线Wi-Fi动态速率调整系统,包括:
发送端,用于发送数据包;
接收端,用于接收数据包;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当前周期内无线Wi-Fi的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包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69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