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驱式注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35721.2 | 申请日: | 2015-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5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黄峰;王贵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E02D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驱式注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驱式注浆方法,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岩土工程注浆方法中,通过一定压力把浆液注入岩土层后,浆液的渗流在很大程度上被动地取决于岩土介质裂隙、孔隙的分布情况,常常无法准确到达治理位置,造成材料大量浪费和工时拖延,注浆效果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主动控制浆液在裂隙、孔隙中的流向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气驱式注浆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驱式注浆方法,包括,在注浆区域按设计参数施工注浆钻孔,还包括以下步骤:
1)向施工好的注浆钻孔内插入与钻孔深度相等的注浆管,该注浆管的一端接触孔底,其另一端通过注浆压力控制阀与注浆软管相连;
2)配制浆液;
3)利用注气井进行注气及利用抽气井进行抽气时,对该注浆管进行注浆。
进一步地,其中步骤2)所述浆液由聚丙烯酰胺固体与水配制而成,二者的重量配比为1-4‰。
进一步地,其中步骤2)所述浆液为水泥浆,其水灰比为0.75:1~1:1。
进一步地,其中步骤2)所述浆液为由水泥浆与水玻璃混合制得的水泥-水玻璃浆液,其中水泥浆与水玻璃的体积比为1:0.8~1:1,水泥浆的水灰比为0.75:1~1:1,水玻璃的浓度为20~35波美度,水玻璃模数为1.5~3。
进一步地,其中步骤3)中所述注浆在无地下水环境中进行。
进一步地,其中步骤3)中,根据注浆方位的设计要求,在注浆的目标位置设置与真空泵相连接的抽气井,在浆液渗流方向的上游设置与空压机相连接的注气井,注气井和抽气井同时工作,且所述注气井在土层中产生高于标准大气压的正气压,所述抽气井在土层中产生低于标准大气压的负气压(因此土层中气体的压力梯度得到了提高),从而使浆液的渗流压力梯度提高并且方向指向注浆的目标位置,对浆液渗流方向进行控制。而且,注气管和抽气管在相同距离的土层中产生的压差越大,压力梯度越大。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注浆的目标位置距离其上流5-6m。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注浆的目标位置为所述浆液需要到达并凝固的位置。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采用气体驱动方法,其对注入地下的浆液的流向进行主动控制,达到在无地下水环境中定向注浆目的,提高注浆的准确度和效果,节省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无水条件下气驱式定向注浆的实验模型箱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无水条件下气驱式定向注浆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气驱式注浆的浆液流向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静压注浆的浆液分布图;
其中,本体-1;注气井-2;注浆管-3;抽气井-4;膨润土密封层-5;气压表-6;真空表-7;
抽气-10;气流方向-11;注气-20;注浆-30;浆液的流向-31;注浆体-32;注浆中心-40;气压梯度方向-41;注浆中心-5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有益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可实施范围的限定。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驱式注浆方法,包括,在注浆区域按设计参数施工注浆钻孔,还包括以下步骤:
1)向施工好的注浆钻孔内插入与钻孔深度相等的注浆管,该注浆管的一端接触孔底,其另一端通过注浆压力控制阀与注浆软管相连;
2)配制浆液,所述浆液由聚丙烯酰胺固体与水配制而成,二者的重量配比为1-4‰;
3)根据无地下水环境中注浆方位的设计要求,在注浆的目标位置设置与真空泵相连接的抽气井,在浆液渗流方向的上游设置与空压机相连接的注气井,注气井和抽气井同时工作,且所述注气井在土层中产生高于标准大气压的正气压,所述抽气井在土层中产生低于标准大气压的负气压,从而使浆液的渗流压力梯度提高并且方向指向注浆的目标位置,对浆液渗流方向进行控制。所述注浆的目标位置距离其上流5-6m。所述注浆的目标位置为所述浆液需要到达并凝固的位置。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57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