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多司机的重型卡车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34354.4 | 申请日: | 2015-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5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 发明(设计)人: | 蔺春明;成金峰;林国干;俞燚;倪丽;韩勇;王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6/037 | 分类号: | B60R16/037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江怀勤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司机 重型 卡车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自适应多司机的重型卡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重型卡车在多数情况下都会由几个司机来轮流使用,由于司机之间的身高、体型、习惯等均有差异,导致每更换一次司机时,均需要重复调整汽车座椅、方向盘、后视境等,费时费力,不方便。
而且在每次调整时,均需要多次反复的调整方能够满足当时司机的习惯,在此情况下的多次调整,会使得这些调整机构的反复动作而影响到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通过本技术方案当更换司机时,能够根据待更换司机的体型、习惯等自动调整座椅、方向盘及后视镜的位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适应多司机的重型卡车控制方法,配置设定数量的钥匙;每把所述钥匙均能够发送遥控解码信号给遥控模块;
在每把所述钥匙的遥控解码信号的数据链中的设定字段中包含有所述钥匙的编号ID;
所述遥控模块将所述钥匙的编号ID记录于该所述遥控模块的存储器中;
所述遥控模块将所述钥匙的编号ID通过总线发送给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带有所述钥匙的编号ID的信息后,将所述控制器控制的负载按照最后一次的姿态或状态信息存储于所述控制器内的存储器内与所述钥匙的编号ID相对应的位置;
当所述钥匙再次发出所述遥控解码信号给所述遥控模块时,所述遥控模块将所述遥控解码信号在与所述遥控模块的存储器内的所述钥匙的编号ID进行匹配后,所述遥控模块将所述钥匙的编号ID通过总线发送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钥匙的编号ID的信息后,控制器控制所述负载按照所述控制器的存储器内存储的与所述钥匙的编号ID匹配的最后一次的姿态或状态信息进行自动输出控制。
所述钥匙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所述总线包括有LIN总线或CAN总线。
所述控制器包括有车身控制器、仪表控制器、音响控制器、座椅控制器、后视镜控制器及方向盘控制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手动对座椅、后视镜、音响及仪表进行调节;对所述座椅、所述后视镜、所述音响及所述仪表的最后一次调节结果存储于所述控制器的存储器内与所述钥匙的编号ID相对应的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通过对不同钥匙进行ID编号,并与遥控模块内进行ID编号匹配,能够自动适应不同司机因为身高、体型及习惯等原因而对座椅、后视镜等方面的繁锁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自适应多司机的重型卡车控制方法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把钥匙,2第二把钥匙,3遥控模块,4总线,5车身控制器,6音响控制器,7仪表控制器,8座椅驱动电机,9方向盘驱动电机,10后视镜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多司机的重型卡车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配置设定数量的钥匙;在本实施例中,以两把钥匙为例进行说明,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钥匙的数量可以是多于2的自然数值。每把所述钥匙均能够发送遥控解码信号给遥控模块3;该遥控模块3与车量内的控制器通讯连接。每把钥匙配给一位司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把钥匙1配给第一司机,第二把钥匙2配给第二司机。
在第一把钥匙1的遥控解码信号的数据链中的设定字段中包含有第一把钥匙的编号ID1;
所述遥控模块3将第一把钥匙的编号ID1记录于该所述遥控模块的存储器中。
在第二把钥匙2的遥控解码信号的数据链中的设定字段中包含有第二把钥匙的编号ID2;
所述遥控模块3将第二把钥匙的编号ID1记录于该所述遥控模块的存储器中。
当第一司机使用第一把钥匙向遥控模块3发送遥控解码信号时,所述遥控模块3将第一把钥匙的编号ID1通过总线4发送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有车身控制器5、仪表控制器7、音响控制器6、座椅控制器、后视镜控制器及方向盘控制器或者其它方面的控制器。所述总线4包括有LIN总线或CAN总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43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尼龙浸塑端片带保护器
- 下一篇:一种汽车驾驶认证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