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尖顶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32106.6 | 申请日: | 2015-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5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罗金洲;郭建;杨燕;叶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金洲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尖顶 羊肚菌 人工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种植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尖顶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尖顶羊肚菌(Morchellaconica)俗称羊雀菌、包谷菌、麻子菌、狼肚,属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盘菌纲(Discomyce2tes),盘菌目(Pezizales),羊肚菌科(Morchellaceae),羊肚菌属(Morchella)。由于其菌盖是一个布满凹陷和棱脊的网状体,形状似羊肚而得名。自19世纪后期至今,广大羊肚菌爱好者对羊肚菌属内的羊肚菌(M.esculenta)和尖顶羊肚菌等少数种类的生理、生化、菌种配方、栽培料配方以及栽培管理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较大进展,并有报道称已完全实现羊肚菌的人工栽培,但目前羊肚菌人工栽培唯一成功的是1982年Ower等发明的羊肚菌(M.escu2lenta)人工栽培方法。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 至今也不时有羊肚菌(M.spp.)栽培成功的报道,但按照他们所描述的方法来进行人工栽培,却不一定得到子实体。为了尖顶羊肚菌资源的持续利用、生态保护,并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发明尖顶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方法是迫切的。为了开发利用羊肚菌这一宝贵资源,需要对羊肚菌人工栽培方法进行探索研究,以期利用人工栽培来提高尖顶羊肚菌产量,解决其产量低的问题,为规模化生产尖顶羊肚菌提供思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尖顶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尖顶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尖顶羊肚菌,制备原种;
(2)、将培养基A装入菌种袋内培养后灭菌处理;
(3)、将原种接种到菌种袋内的培养基A上培养20天~30天,得到种料;
(4)、在种料中加入拌种剂,然后播种;
所述拌种剂加入量为种料重量的5%~10%;拌种剂的配比为:尿素10g~20g,KH2P04 1g~2g,MgSO4 1g~2g,水800g~1200g;
所述步骤(4)中,播种后将拌好的菌种颗粒均匀的撒在厢面,用细土均匀覆盖,覆土厚度为3cm;覆土后将厢面用滚筒压实并浇透水一次;
(5)、田间管理:所述种料播种12~15天后浸水,浸水深度不超过沟深的90%,保持2~3小时后排干水分,让土壤保持润湿;然后每隔12天~15天重复一次浸水;
(6)、摆袋:播种的土壤上出现孢子后在土壤上铺设装有培养基C的折角袋,折角袋上有孔;培养基C的重量配比为高粱60%~75%,谷壳15%~20%,油饼3%~5%,过磷酸钙3%~5%,石灰1%~3%;
原种的制备过程为:
A、选择种菇:采集人工种植或者野生的尖顶羊肚菌,晾晒至含水量为60%~75%,得到种菇;
B、菌种分离:用刀片将种菇的菌盖纵向切开,用接种钩钩取小块菌肉,接入分离培养基斜面上,并在15℃~20℃条件下培养9天~12天;得到菌种;
C、将菌种分离出来置于培养基B内继续培养,于15℃~20℃条件下培养9天~12天;得到母种;
D、将母种置于含有培养基C的原种培养瓶内培养,培养温度为18~20℃,湿度55%~65%,二氧化碳浓度低于2000ppm,每天光照2小时~3小时。
本发明的优化实施例中,步骤(2)中的灭菌处理方法包括高压蒸汽灭菌和常压蒸汽灭菌,其中高压蒸汽灭菌的压力为0.15MPa,灭菌时间为3~4小时;所述常压蒸汽灭菌的温度为100℃,灭菌时间为10小时~14小时。
本发明的优化实施例中,步骤(3)中的培养条件为温度18℃~20℃,湿度55%~65%。
本发明的优化实施例中,分离培养基的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粉20g,甘草甜素1g,芸苔素内酯0.5g,水1000ml;调节pH至中性。
本发明的优化实施例中,培养基B的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粉20g,蛋白胨3g,KH2P04 1g,MgSO4 1g,水1000mL。
本发明的优化实施例中,培养基C的重量配比为:泡高粱40%,泡谷壳40%,土16%,石膏1%,KH2P04 1%,石灰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金洲,未经罗金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21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辊锻模具寿命的镶块结构
- 下一篇:搓丝机导轨整体上下调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