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熔锆刚玉低渗出砖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31907.0 | 申请日: | 2015-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6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龙沾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远东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C04B35/109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童冠章 |
地址: | 45238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熔锆 刚玉 渗出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火材料,特别是一种电熔锆刚玉低渗出砖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电熔锆刚玉砖由于其优越的耐高温、耐冲刷,不对玻璃液产生污染的性能,一直是玻璃窑炉中与玻璃液直接接触部位的首选材料。电熔锆刚玉砖是经过高温氧化熔融、浇铸后冷却成型的,熔融液体的凝固和硬化过程,就是电熔锆刚玉砖中晶体结构形成的过程,在熔融液体冷却过程中,氧化锆(ZrO2)和三氧化二铝(Al2O3)析晶产生了斜锆石和刚玉晶相,并且大部分是以斜锆石-刚玉晶共晶体的形态存在,形成了电熔锆刚玉砖的骨架结构;二氧化硅(SiO2)和氧化钠(Na2O)则构成了玻璃相,随着温度的下降,二氧化铁(Fe2O3)和二氧化钛(TiO2)等杂质也进入了玻璃相,填充于斜锆石-刚玉晶共晶体的骨架间,因此,电熔锆刚玉砖晶体发育完整,排列紧密,气孔少,具有优异的使用性能。
近年来,随着玻璃工业的发展,玻璃窑炉向大型化发展,日熔化率和日出料量增加,玻璃熔化和澄清温度提高;对玻璃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如国外浮法玻璃<0.3mm的微缺陷,每平方米2~3个。玻璃工业发展的上述变化,带来的是玻璃窑炉火焰空间温度提高,对玻璃窑炉上部结构使用的熔铸锆刚玉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玻璃相渗出量性能指标。电熔锆刚玉砖中的玻璃相在高温使用状态渗出后,与高温玻璃熔体发生置换,进而对晶相加速侵蚀。因此,电熔锆刚玉砖的玻璃相渗出性能,直接影响了其抗侵蚀性能和玻璃的产品质量,目前熔铸锆刚玉砖依据行业标准JC493-2001,现有的三个品种:AZS33#、AZS36#、AZS41#玻璃相渗出量在1500℃×4h条件下分别为:2.5%、3.0%、3.0%,均处于偏高状态,如何生产一种低渗出的电熔锆刚玉砖是本领域技术人们关心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电熔锆刚玉低渗出砖的生产方法,可有效解决降低电熔锆刚玉砖玻璃相渗出量的问题,从而减少对玻璃液的污染,提高玻璃质量,适应玻璃窑炉及玻璃质量的发展要求。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熔锆刚玉低渗出砖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原料,原料由重量百分比计的熟料20-30%和生料70-80%混合均匀制成;
其中,所述的熟料是由重量百分比计的:氧化钠(Na2O)1.3-1.6%、氧化锆(ZrO2)32-33%、二氧化硅(SiO2)14-16%和三氧化二铝(Al2O3)50-52.5%混合均匀制成的;
所述的生料是由重量百分比计的:锆英砂15-30%、煅烧氧化铝粉50-77%、脱硅锆7-18%、和纯碱(碳酸钠,Na2CO3)1-2%混合均匀制成的;
(2)电炉熔融,将混合均匀的原料倒入电炉中熔化成料液,熔化温度为1900-1930℃,熔化时间65-70分钟,熔化过程中吹氧两次,第一次在熔化后55分钟时,吹氧2分钟,第一次吹氧后继续熔化4-9分钟,然后进行第二次吹氧,吹氧4分钟,吹氧流量均为25m3/时;
(3)浇铸成型,将熔化好的料液倒入预先制作好的砂型模具中;
(4)冷却退火,产品浇铸完后,在保温箱内逐渐退火至60℃以下取出即可。
所述的所述锆英砂、煅烧氧化铝粉、脱硅锆、纯碱均为市售产品。
本发明生产方法成本低,产品使用性能好,生产出的电熔锆刚玉低渗出砖1500℃×4h条件下玻璃相渗出量降低至1.2%,从而在使用中减少了与高温玻璃熔体发生化学置换,减少了材料的侵蚀损伤,大大延长了电熔锆刚玉砖的使用寿命,是电熔锆刚玉砖上的创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电熔锆刚玉低渗出砖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原料,原料由重量百分比计的熟料20%和生料80%混合均匀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远东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郑州远东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19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