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缓释尿素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30501.0 | 申请日: | 2015-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4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平;陈继锋;田维略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兴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94 | 分类号: | B01D53/94;B01D53/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62411 贵州省黔西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用缓释 尿素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尿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车用缓释尿素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汽车废气排放已成为重要污染源。由于各国的环境保护部门提出进一步减少柴油机排放放的氮氧化物污染物。在商用车从欧III排放标准向欧IV排放标准升级的过程中,主要有两条可供柴油发动机升级选用的技术路线,也就是SCR技术和EGR技术;目前,在这两种技术路线的竞争中,SCR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而SCR技术对于柴油发动机的一项额外要求就是要增加柴油发动机专用的车用缓释尿素溶液来作为还原剂,以降低车辆的氮氧化物排放;国内俗称欧IV标准。为了满足IV标准,最有效的技术之一是SCR技术(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Technology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该技术必须使用特制尿素溶液(学名柴油机尾气处理液)作为催化还原剂。如果不装载柴油机尾气处理液、或纯度不够、或质量伪劣,都会发生车辆发动机自动减速。同时,质量伪劣的柴油机尾气处理液会污染SCR催化反应罐中的催化剂,造成严重后果。因此,现在技术中,需要进行对其进行相应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用缓释尿素的制备方法,能够有效克服现在技术中的缺陷,能够实现车用缓释尿素的优化生产,能够有效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用缓释尿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预混合步骤;
采用曝气方式和均匀系统,去除原料液中部分醛类,并起到均质作用;
步骤2:初过滤以及脱色步骤;
去除尿素中悬浮物及其它漂浮杂质,脱色步骤采用优质活性炭进行吸附脱色,去除尿素中其它有机物杂质;
步骤3:精滤步骤;
防止脱色系统中的活性炭微粒进入后道处理工序;
步骤4:提纯步骤;
采用多级提纯塔方式,去除尿素溶液中的各种离子、缩二脲、磷酸根杂质;
步骤5:微滤步骤;
拦截生产过程中管道、储存槽、动力设备产生的残留杂质;
步骤6:还原再生步骤;
还原再生处理的提纯塔重复使用;其中,去污水处理系统的流量和组分:间断式流量的酸碱废水,一个周期流量是15-20吨/小时,浓度2-3%;
步骤7:废水处理步骤;
对还原再生过程中产生的废液进行处理,至达标排放。
优选地,上述车用缓释尿素的制备方法,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废水处理步骤具体为:经过废水收集池,送到废水PH调节池,最终送往处理废水排放池。
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能够有效克服现在技术中的缺陷,能够实现车用缓释尿素的优化生产,能够有效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用缓释尿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预混合步骤;
采用曝气方式和均匀系统,去除原料液中部分醛类,并起到均质作用;
步骤2:初过滤以及脱色步骤;
去除尿素中悬浮物及其它漂浮杂质,脱色步骤采用优质活性炭进行吸附脱色,去除尿素中其它有机物杂质;
步骤3:精滤步骤;
防止脱色系统中的活性炭微粒进入后道处理工序;
步骤4:提纯步骤;
采用多级提纯塔方式,去除尿素溶液中的各种离子、缩二脲、磷酸根杂质;
步骤5:微滤步骤;
拦截生产过程中管道、储存槽、动力设备产生的残留杂质;
步骤6:还原再生步骤;
还原再生处理的提纯塔重复使用;其中,去污水处理系统的流量和组分:间断式流量的酸碱废水,一个周期流量是15-20吨/小时,浓度2-3%;
步骤7:废水处理步骤;
对还原再生过程中产生的废液进行处理,至达标排放。
优选地,本发明还有具有如下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兴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兴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05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六方空隙的中空纤维膜
- 下一篇:一种窑炉尾气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