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29277.3 | 申请日: | 2015-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2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朱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霞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 | 分类号: | A61K36/906;A61P19/08;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400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小儿 肱骨 骨折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是小儿骨折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好发于7-8岁儿童。临床上多由于高处摔伤和车祸伤导致。我院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采取提按手法复位联合中药口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较好的改善肘关节屈伸功能受限程度以及肘内翻程度,从而实现解剖复位,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提按手法复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较好的保护骨折软组织,减少对神经系统的损伤,而且操作简单、花费时间短、耐受性强,对儿童心理和生理造成的伤害小。但是进行手法复位时要特别注意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若出现尺骨移位严重,要及时予以纠正。单纯的手法复位疗效尚可,但患者身体仍处于病理状态,中药口服治疗能进一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恢复。临床实践证明,提按手法复位配合中药口服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中药组合物。小儿髁上骨折部位好发生在骨密质与骨松质交接处,容易发生骨折。中医治疗宜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姜叶三七1-2份、蛇根草10-16份、延胡索3-5份、当归藤10-20份、一味药根40-60份、红升麻6-9份、毛冬青20-30份、毛青杠2-6份、鸡树条6-10份、花叶假杜鹃4-8份、伸筋藤6-10份、省雀花2-4份。
优选的,姜叶三七1.5份、蛇根草13份、延胡索4份、当归藤15份、一味药根50份、红升麻7.5份、毛冬青25份、毛青杠4份、鸡树条8份、花叶假杜鹃6份、伸筋藤8份、省雀花3份。
制备方法 将上述中药水煎成汤剂。
方中:姜叶三七活血散瘀、消肿止痛;蛇根草活血散瘀;延胡索活血散瘀、理气止痛;当归藤活血散瘀、补肾;一味药根活血祛瘀、解毒;红升麻祛瘀活血、除湿止痛;毛冬青活血通脉、清热解毒;毛青杠活血通络;鸡树条祛风活络,活血消肿;花叶假杜鹃通经活络、清热利湿;伸筋藤舒筋活络、清热利湿;省雀花舒筋活络、活血止痛;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20例。所有患者均无神经、血管损伤。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受伤时间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给予提按手法复位治疗,患儿坐在检查床上,使掌心向上,然后握住患儿的上臂中段,助手将患儿的同侧前臂中下段握住,用适当的牵引力进行拔伸使骨折复位,然后对不同类型的骨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不论是屈曲型还是伸直型骨折,术者双手拇指在前按住患儿骨折远端,其余四指在后提骨折近端,而屈曲型复位时伸肘40度-60度,旋后位固定;伸直型复位,骨折复位后屈肘90度,旋后位固定。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本中药组合物,组方:称取姜叶三七1.5g、蛇根草13g、延胡索4g、当归藤15g、一味药根50g、红升麻7.5g、毛冬青25g、毛青杠4g、鸡树条8g、花叶假杜鹃6g、伸筋藤8g、省雀花3g,将上述中药水煎成汤剂。
3.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版的(中医药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判定,优:肘关节屈伸功能受限程度不足0度,肘内翻程度5度以内;良:肘关节屈伸功能受限程度超过10度,但在20度以内,肘内翻程度超过6度,但在10度以内;可:肘关节屈伸程度超过21度,但在30度以内,肘内翻程度超过11度,但在15度以内;差:肘关节屈伸程度超过30度,肘内翻程度超过15度。
4.治疗结果 见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霞,未经朱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92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