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乏燃料组件运输容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23295.0 | 申请日: | 2015-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2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明;姚琳;张洪军;李宁;王庆;唐兴贵;谢亮;王晓江;卢可可;吴明;盛锋;王世民;易璇;汪俊;王炳衡;左树春;崔岚;郭利峰;胡忠全;郑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F5/10 | 分类号: | G21F5/10;G21F5/06;G21F5/08;G21F5/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任晓航 |
地址: | 1008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 组件 运输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危险品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乏燃料组件(放射性物质)运输容器。
背景技术
乏燃料组件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保证运输的安全,在正常运输条件和运输事故条件下要保证乏燃料组件包容在运输容器内部,容器的包容、屏蔽和次临界功能均能保持和保证。因此在运输容器的设计中就需要考虑选用合适的容器结构、减震器结构,保证在冲击、跌落或火烧时容器内装载的燃料组件的安全。
在实现上述运输乏燃料组件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缺乏专门适用于乏燃料组件运输、屏蔽性能好、抗冲击性能好、易操作、满足国家法规标准要求的运输容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乏燃料组件运输容器,减轻运输中对运输容器中乏燃料组件的影响,防火、抗冲击性能好、又容易操作的容器,保证乏燃料组件的运输安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描述:
一种乏燃料组件运输容器,包括多层结构的容器筒体、与容器筒体通过螺栓紧固件连接的容器盖、容器筒体内部的吊篮、通过螺栓紧固件连接在容器两端的减震器;所述多层结构的容器筒体从内到外依次为内筒体、γ屏蔽层、外筒体、中子屏蔽层、外壳;容器盖中设有中子屏蔽层;吊篮包括贮存乏燃料组件的贮存小室和分层间隔布置的支撑板及散热板;减震器包括金属外壳及内部填充的减震材料。
进一步的,容器筒体为同心圆柱体空腔结构,内筒体、外筒体、外壳为金属材料(不锈钢、碳钢等),内筒体和外筒体形成的空腔中设置有γ屏蔽层,外筒体与外壳形成的空腔中设置有中子屏蔽层。
进一步的,容器筒体底部设有中子屏蔽层。
进一步的,γ屏蔽层为高密度材料,中子屏蔽层为轻材料。
进一步的,容器盖内设有充排气管和充排水管。
进一步的,贮存小室四壁设有中子吸收材料。
进一步的,中子吸收材料为含硼金属。
进一步的,吊篮支撑板为不锈钢材料,吊篮散热板为铝材。
进一步的,容器筒体上部设有耳轴,用于提升容器。
进一步的,容器筒体下部设有旋转凹槽或耳轴,用于支撑和翻转容器。
进一步的,减震器内的减震材料是木材或其他减震材料。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本发明在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以后,乏燃料组件装载在吊篮中,吊篮对乏燃料组件起支撑作用,并可将其热量通过传热板导出,吊篮中设置的中子吸收材料能保证乏燃料组件处于次临界状态。吊篮放置于容器内,通过螺柱连接容器盖与容器筒体后,乏燃料组件包容在容器内部。容器筒体和容器盖对乏燃料组件起到包容和屏蔽作用。容器两端安装减震器,防止了运输中的冲击对运输容器中乏燃料组件的影响,保证了乏燃料组件的运输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乏燃料组件运输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容器剖视图;
其中:1.减震器;2.容器筒体;3.吊篮;4.贮存小室;5.容器盖;6.内筒体;7.γ屏蔽层;8.外筒体;9.中子屏蔽层;10.外壳;11.支撑板;12.散热板;13.充排水管;14.充排气管;15.耳轴;16.容器盖中子屏蔽层;17.容器底中子屏蔽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描述。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乏燃料组件运输容器包括多层结构的容器筒体2、与容器筒体2通过螺栓紧固件连接的容器盖5、容器筒体2内部的吊篮3、通过螺栓紧固件连接在容器两端的减震器1。容器筒体从内到外依次为内筒体6、γ屏蔽层7、外筒体8、中子屏蔽层9、外壳10,容器筒体2底部设有容器底中子屏蔽层17,容器筒体2上部设有耳轴15,筒体下部设有旋转凹槽或耳轴;容器盖5中设有中子屏蔽层16和充排水管13及充排气管14;吊篮3包括贮存乏燃料组件的贮存小室4和分层间隔布置的支撑板11及散热板12,贮存小室4四壁设有中子吸收材料;减震器1包括金属外壳及内部填充的减震材料。
装料时,吊篮3在容器筒体2中安装到位,利用容器筒体2上部设置的耳轴15提升容器,将容器放至水下装料位置,将乏燃料组件逐根放入吊篮3的贮存小室4中。乏燃料组件装载完成后,盖上容器盖5,拧紧容器盖5与容器筒体2的连接螺栓。利用容器上部耳轴15提升容器至运输车辆,利用容器下部的旋转凹槽或旋转耳轴将容器由竖直状态翻转至水平状态,安装容器两端的减震器1,进行乏燃料组件的运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32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