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背光模组膜材组装治具及其组装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22649.X | 申请日: | 2015-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4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亮军;熊远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德仓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8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光 模组 组装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光模组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膜材组装治具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是位于液晶显示器背后的一种光源,其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的视觉效果。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以及人类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液晶显示技术的光学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背光模组制造过程的品质也显得尤为重要,现有背光模组制造过程中,背光模组的组装通常安装反射片、胶框、导光板及三层光学膜材的顺序组装,实际操作时,在组装三张膜材,尤其是上增光时,由于膜材有一定的翘曲变形,胶框及导光板等也无法做到物理意义上的完全平整、光滑,致使在光学膜片尤其是上增光(BEF)贴附时很容易出现歪斜,贴在胶框挡墙上等现象,组装品不良,从而造成背光模组光学品质不良,液晶显示效果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膜材组装治具及其组装方法,实现了光学膜材组装精确快速的组装。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光模组膜材组装治具,所述背光模组2包括导光板、反射片21、胶框22及光学膜材23,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治具1包括:U形承载台11、转动轴12、限位杆13、限位组件14、限位槽15;所述U形承载台11位于治具1底部,U形承载台11设有可整体容纳背光模组的U形槽16,其中,U形槽16的深度大于或等于背光模组2的厚度,用于对背光模组2的支撑及定位,U形槽16,U形承载台11两侧顶端设有能容纳所述转动轴12及限位组件 14的间隙17,所述转动轴12及限位组件14位于所述间隙17之中,限位杆13固定于转动轴12的中端,所述限位杆13靠U形槽侧伸入至U形槽中,限位组件14固定于转动轴12的两侧,所述限位杆13、限位组件14及转动轴12能够以转动轴12的中心线为轴一起转动,当限位杆13处于水平位置时,两个限位杆13之间距离等于胶框22之间的宽度。所述限位组件14与U形承载台11接触位置设有限位槽15,所述限位槽15及限位组件14能够限制限位组件14、限位杆13及转动轴12的转动幅度。
优选的,所述转动幅度指两个限位杆13处于水平位置至两个限位杆13间垂直方向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U形槽16宽度位置的转动角度。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14为扭力弹簧。
一种背光模组膜材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膜材组装治具组装所述背光模组2,所述方法包括:限位组件14、转动轴12及限位杆13固定连接,施加外力转动限位杆13至两个限位杆13之间垂直方向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U形槽16的宽度后,所述背光模组2放置在所述U形承载台11的U形槽16中,组装光学膜片23,撤销外力,限位槽15、限位组件14 及转动轴12的作用下带动13转动至水平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膜材组装治具及其组装方法,通过背光模组膜材组装治具1的U形槽16大于或等于背光模组2的高度及两个限位杆13伸入U形槽且垂直方向最小距离等于所述胶框22的宽度,从而限制需要安装的光学膜材的组装空间,从而避免贴附时歪斜或贴至胶框挡墙上面等不良情况的发生,提高光学膜材的组装效率和组装精度,从而提高所组装的背光模组的光学品质。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背光模组及背光模组膜材组装治具的组装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背光模组膜材组装治具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背光模组膜材组装治具结构另一状态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背光模组及背光模组膜材组装治具的另一状态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图2中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膜材组装治具及其组装方法,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实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德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德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26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面板的对位检查设备及对位检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磁感应法拉第旋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