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的导线脱冰跳跃轨迹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21427.6 | 申请日: | 2015-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9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璋奇;黄增浩;古珊珊;刘佳;李海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主分类号: | G01C11/00 | 分类号: | G01C1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09 | 代理人: | 于添 |
地址: | 0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双目 立体 视觉 技术 导线 跳跃 轨迹 测量 装置 | ||
1.一种基于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的导线脱冰跳跃轨迹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支架、两个装有可调焦镜头的相机、上位机,支架包括三个可伸缩支腿、旋转平台、俯仰支架、相机安装平台,旋转平台底部通过三个可伸缩支腿支撑,在旋转平台顶部安装俯仰支架,在俯仰支架顶部水平铰装有相机安装平台,在相机安装平台上有滑槽、滑块、钢板尺以及水平泡,在相机安装平台上表面镜像对称安装有两个滑槽,每个滑槽上均滑动安装有一滑块,滑块上设置有相机安装孔,钢板尺设置在与两个滑槽之间对应的相机安装平台上表面位置上,两个相机分别与同一上位机连接,完成两个相机同步拍摄的图像采集、处理及存储;
该装置操作步骤是:
⑴根据标定板大小及目标距离调整相机的基线距,然后紧固滑块等各部位的连接,如首次使用,需要再采用黑白棋盘格标定相机的内参和外参,然后多次做静态测量实验,测量出系统误差曲线;
⑵在脱冰导线下方大于500mm处安放装置,让相机保持仰视姿态,以天空为背景,同时让相机安装平台的长度方向和导线走向垂直,即使得极线和导线有较大夹角;
⑶连续拍摄脱冰导线图像;
⑷将拍摄的图像传送到上位机进行处理数据,计算出脱冰跳跃轨迹;
步骤⑴中,相机的内参和外参的标定方法是:
建立世界坐标系OWXWYWZW,每个相机分别建立相机坐标系OCXcYcZc作为原点,图像坐标系oxy,图像像素坐标系Ouv,得到图像坐标系与图像像素坐标系关系为:
其中dx,dy每个像素点在相应方向上的实际物理尺寸,相机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关系为:
其中R为旋转矩阵,T为平移向量,由线性相机模型得到:
综合上式,得到图像像素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的关系为:
对于每个相机都可以得到两个上述方程,联立并使用最小二乘法便可以求解出P点坐标,采用张正友棋盘标定算法,分别标定出两个相机的内参:和外参:和在本装置中,设定世界坐标系和相机坐标系1固连,则T1=[0 0 0]T,
步骤⑴中,相机的内参和外参的标定方法是:所述上位机上采用MATLAB软件编写采集程序,实现两个相机同时连续图像采集、存储,同时需要通过上位机进行静态误差曲线测量:
在距离相机约500mm至3000mm范围内,每隔100mm移动一次靶标进行测量,重复测量9次,以500mm处测量值为误差计算零点,计算出每次测量的误差曲线,然后对每个测量点求平均值,计算出误差曲线,表示为:
Δsi=f(si)si=0,100,200,….2500
Δsi为相应距离的测量误差,
计算起始点测量值得平均值,记为averA;
所述步骤⑷中的处理数据流程流程为:图像校正、图像处理、匹配点计算、轨迹曲线计算,所述图像校正是根据系统的坐标系设定,系统的基础矩阵F=M11-1[T2]×R2M12,其中,M11和M12分别为左右相机的内参,[T2]×为T2的反对称矩阵;对于P1点,其在右图上的极线方程为m=FuP,为P1在左图像上的像素坐标,P2点一定位于直线m上,通常来说,由于机械安装的原因,m为斜线,本系统采用Fusiello图像校正方法,通过旋转成像平面将极线校正成水平位置,其变换公式为:T=N2N1-1,其中N1为校正前参数,N2为重新定义相机平面后的参数;校正后,极线处于水平位置,即匹配点在图像像素坐标系中,纵坐标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142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