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法双拉锂电池隔膜生产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320451.8 申请日: 2015-06-09
公开(公告)号: CN105017546B 公开(公告)日: 2017-08-08
发明(设计)人: 吴磊;张德顺;胡伟;李汪洋;陈辉;孙晓华;王若愚;谢玉良;徐凤锦 申请(专利权)人: 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J5/22 分类号: C08J5/22;C08L23/06;C08L23/12;C08L27/12;C08L67/02;C08K13/02;C08K7/06;C08K3/34;H01M2/14
代理公司: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34117 代理人: 鞠翔
地址: 236500 安徽***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干法双拉 锂电池 隔膜 生产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法双拉锂电池隔膜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锂电池隔膜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电池配套材料,进入21世纪以来,能源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我国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急切需要发展新型能源及能源材料。电池工业是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而电池隔膜新材料则是发展能源技术、提高能源生产和利用效率的主力军,现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热点。

目前,全球只有日本、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隔膜的生产技术,并实现规模化生产。我国在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研究与开发方面起步较晚,产品仍主要依赖进口,隔膜的平均售价为8~15元/㎡,约占整个电池成本的1/4,从而导致锂离子电池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国内80%以上的隔膜市场被美、日等国家垄断,国产隔膜主要在中、低端市场使用。实现高档、优质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国产化,有助于发展国内隔膜行业快速发展,同时减少锂离子电池隔膜进口,并降低锂离子电池隔膜乃至锂离子电池的市场价格。

隔膜成本约占锂电池总成本的二至三成。国内隔膜行业产能利用率低,应用主要集中在低端领域,动力锂电等高端应领域主要依赖进口,干法隔膜价格较3年前累计下降70%左右,毛利率已降至25%左右,湿法隔膜技术尚不成熟。

2010年9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了七个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任务和扶持政策。从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出发,现阶段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坚持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相结合,深化体制改革,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产学研结合,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随着锂电池的广泛应用,隔膜材料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看,符合国家《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同时属于:“国家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眼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所列的前沿技术等(11)项:高效能源材料技术中高效二次电池材料及关键技术专题。2008年度国家“863”计划将“低成本锂电池隔膜关键技术研究”列为重点产业化导向项目,隔膜性能的改善对提高锂电池的综合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干法双拉锂电池隔膜生产工艺,对传统双拉技术进行了大量改进,提高了孔径的控制方法,使孔径分布更均匀;尤其通过配方改进克服了传统双拉技术中难于改变的横向收缩问题,做到了横向无收缩,大大提高了双拉隔膜的安全性。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干法双拉锂电池隔膜生产工艺,工艺步骤如下:

1)配料:

按重量份数称取PP/PE 100份、改性聚对聚三氟氯乙烯10份、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0份、环已烷0.5份、甲苯2份、纳米碳化硅5份、炭纤维0.5份、聚乙烯蜡2份;

2)铸片

将步骤1)中的原料混合,加热,送入挤出机熔融挤出,之后在铸片辊上冷却铸成厚片;

3)MDO预热、MDO拉伸

对步骤2)中的厚片采用MDO技术(纵向拉伸)进行预热、拉伸,完成后冷却回火,制成薄膜;沿机器方向拉伸薄膜能够提高薄膜的性能,如刚度、平整度、拉伸强度和开孔性等;

4)TDO预热、TDO拉伸

对步骤3)中的薄膜采用TDO技术(横向拉伸)进行预热、拉伸,完成后回火定型;

5)包装

对步骤4)中定型后的薄膜进行收卷,大分切、小分切,然后包装形成锂电池隔膜。

所述改性聚对聚三氟氯乙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所述的成核剂为单环羧酸盐成核剂,具体为苯甲酸钠盐、苯甲酸铝盐、二苯基乙酸钠盐或六氢化邻苯二甲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引发剂选用全氟二酰基过氧化物引发剂。

所述的抗氧化剂选用抗氧化剂168。

所述表面活性剂选用KH-550表面活性剂,即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该改性聚对聚三氟氯乙烯的制备方法为:分别将上述聚三氟氯乙烯、单环羧酸盐成核剂、全氟二酰基过氧化物、抗氧化剂168、KH-550表面活性剂组分搅拌混合均匀,熔融混炼、挤出造粒,即可制得改性聚三氟氯乙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04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