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寄生于蒙古黄榆上粗毛纤孔菌的固体培养基和栽培料最佳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20101.1 | 申请日: | 2015-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5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包海鹰;王婷;图力古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118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寄生 蒙古 黄榆上粗毛纤孔菌 固体 培养基 栽培 最佳 配方 | ||
1.粗毛纤孔菌(Inonotushispidus)野生子实体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对其固体 培养基及栽培料配方的探讨,可为大量的人工栽培奠定基础。
2.根据权利要求上所述的应用,其中粗毛纤孔菌固体培养基及栽培料配方的制作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一固体培养基的制备:称取葡萄糖20g、酵母浸粉2g、MgSO47H2O0.5g,KH2PO41g,琼 脂20g放入1L的三角瓶中并加入1L的蒸馏水,用0.2mol/LNa2HPO42H2O和0.1mol/L柠檬酸 用pH计将初始pH调整到6.5,在高温高压灭菌锅中121℃下灭菌30min,灭菌完成后移入超净 工作台中,紫外灭菌,备用;
二培养料配方的制备:将78%的木屑和2%的稻壳,按拌料的比例适量称量,润湿一晚 后,次日加入17%的玉米粉,1%的蔗糖,1%的石灰和1%的石膏混匀,使拌料后的含水量60— 62%。装袋后121℃灭菌2h后,超净工作台下紫外灭菌30min,冷却后,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农业大学,未经吉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010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麦角甾醇内生真菌及其应用
- 下一篇:对单个外泌体进行裂解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