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位置反馈控制伺服电机驱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19920.4 | 申请日: | 2015-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8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康武;庞家騉;张科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华烽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6/16 | 分类号: | H02P6/16;H02P6/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姜彦 |
地址: |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位置 反馈 控制 伺服 电机 驱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位置反馈控制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位置反馈控制伺服电机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主动杆技术是新一代电传操纵系统的发展趋势,而位置反馈控制伺服电机驱动是作为主动杆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在国内尚无相关技术的应用。如果设计样一种可以实现主动杆技术的控制,就可以有效解决四代机、三代机驾驶杆系统无反馈的隐患,进而将会电传操纵技术带来革新,促进新一代电传操纵技术的发展,同时必将为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为孩子反馈控制伺服电机驱动系统,进而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位置反馈控制伺服电机驱动系统,包括驾驶杆手柄、传动机构、角位移传感器、控制平台和电机;所述电机连接传动机构和控制平台;所述角位移传感器设置在传动机构上,并且连接控制平台。
进一步,所述控制平台包括电源箱、控制箱、地面模拟平台、智能收发器和驱动箱;所述控制箱和驱动箱均连接传动机构;所述地面模拟平台通过智能收发器连接控制箱;所述控制箱、驱动箱和地面模拟平台均连接电源箱。
进一步,所述传动机构内还设置有电流传感器和电机。
进一步,所述驾驶杆手柄为驾驶员操作控制结构。
进一步,所述传动机构、角位移传感器、控制平台和电机构成闭环控制系统。
进一步,所述电源箱输入电压为AC220V电压。
进一步,所述地面模拟平台优选为电脑终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驾驶员操作驾驶杆只需要手柄输入指令,通过角位移传感器传递给控制平台,位置闭环将LVDT所测的值与上位机给定的目标位置指令比较后计算误差,控制器CPU的PID控制模块根据该误差计算SPWM占空比的变化量,控制电机转速,使驾驶杆手柄逐渐逼近目标位置;整体设计结构简单新颖,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控制平台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1-驾驶杆手柄;2-传动机构;3-角位移传感器;4-控制平台;5-电机;41-电源箱;42-控制箱;43-地面模拟平台;44-智能收发器;45-驱动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见说明书附图1~2。
如图1~2所示,一种位置反馈控制伺服电机驱动系统,包括驾驶杆手柄1、传动机构2、角位移传感器3、控制平台4和电机5;所述电机5连接传动机构2和控制平台4;所述角位移传感器3设置在传动机构2上,并且连接控制平台4。
进一步,所述控制平台4包括电源箱41、控制箱42、地面模拟平台43、智能收发器44和驱动箱45;所述控制箱42和驱动箱45均连接传动机构2;所述地面模拟平台43通过智能收发器44连接控制箱42;所述控制箱42、驱动箱45和地面模拟平台43均连接电源箱41。
进一步,所述传动机构2内还设置有电流传感器和电机。
进一步,所述驾驶杆手柄1为驾驶员操作控制结构。
进一步,所述传动机构2、角位移传感器3、控制平台4和电机5构成闭环控制系统。
进一步,所述电源箱41输入电压为AC220V电压。
进一步,所述地面模拟平台43优选为电脑终端。
本发明各部分的功能原理为:
驾驶杆手柄,接受驾驶员操作,将驾驶员的操作的位移信号传递给角度位移传感器;
角位移传感器将驾驶员对手柄产生的位移转换为电信号,并传递给飞控计算机,随着传动机构联动;带动手柄到规定位置;
电机,按控制平台的控制信号,驱动传动机构运动,并将手柄运动到规定的位置;
控制平台,根据角位移输出的信号,控制电机的运动,使手柄达到规定位置;利用位置传感器的提供的信号形成闭环控制系统,使传动机构准确达到规定位置。
整个系统功能即可完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华烽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华烽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99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变频调速功能的交流电机系统
- 下一篇:NN热泵集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