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金属纳米结构的光吸收增强型石墨烯晶体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19639.0 | 申请日: | 2015-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39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汤乃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力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L31/113 | 分类号: | H01L31/113;H01L31/028;H01L31/0216;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金属 纳米 结构 光吸收 增强 石墨 晶体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晶体管,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金属纳米结构的光吸收增强型石墨烯晶体管,属于光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和传统的硅基晶体管的制备材料相比,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力学、热学、光学及电学特性。石墨烯具有独特二维平面结构和狄拉克锥形电子能带结构、以及紫外到近红外的宽谱光吸收特性,用石墨烯制作的光电探测器具有探测波谱范围宽、超快响应速度的工作特性。
另一方面,石墨烯主要是由单层或几层碳原子薄膜支撑,是世界上最薄但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其具有高达约1.0TPa的杨氏模量,有很好的机械韧性。将大面积生长的石墨烯薄膜转移到任意柔性材料上,可随之弯曲、折叠,对石墨烯的柔性特征的应用可获得可弯曲可伸展的柔性光电器件。
如上所述,石墨烯的这些优异的性能促使其在电子器件和光电器件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但石墨烯的光吸收率仅有2.3%,其吸收率用于实际的光电转换还不够。如何提高石墨烯的光电流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石墨烯层上覆盖一层金属纳米颗粒后,因纳米颗粒的曲率半径很小,光照后纳米颗粒的电场增强,使得石墨烯与电场之间耦合增强,光吸收率增大,器件的量子效率增大。
中国专利CN 104409498 A公布了一种石墨烯微分负阻晶体管,包括:背栅电极层、布置在背栅电极层上的绝缘层、布置在绝缘层的势垒层、以及分别布置在势垒层两侧的源极和漏极;其中,在势垒层上表面形成有第一石墨烯层;在势垒层下表面上布置有第二石墨烯层;而且,其中,第一石墨烯层接触源极而不接触漏极,第二石墨烯层接触漏极而不接触源极。源极、漏极和背栅电极层上分别加有第一正偏置电压、第二负偏置电压和第三正偏置电压,使得在第一石墨烯层内形成二维空穴气,而且在第二石墨烯层内形成二维电子气。该专利公布的晶体管通过设置多层石墨烯来制备石墨烯微分负阻晶体管,在石墨烯的光吸收率以及器件的量子效率和光电增益上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金属纳米结构的光吸收增强型石墨烯晶体管。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金属纳米结构的光吸收增强型石墨烯晶体管,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柔性衬底、金属电极层、介质层、石墨烯层及金属纳米颗粒层,在所述石墨烯层两端分别生长第一金属电极与第二金属电极,所述金属电极层为栅极,第一金属电极为源极,第二金属电极为漏极,构成MOS结构;所述第一金属电极和第二金属电极之间设有提供偏压的电压源,通过调节所述偏压来调制所述石墨烯层的光电流。
优选地是,所述柔性衬底为超薄玻璃、高分子聚合物或金属箔片,所述高分子聚合物选自聚酰亚胺(Polyimide)、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是,所述金属电极层材料为金,厚度在200nm以内。
优选地是,所述介质层材料为有机材料介质层、透明Al2O3介质层或铁电介质层中的一种,所述介质层厚度在100nm以内。
优选地是,所述金属纳米颗粒层材料为金,厚度小于5nm。
优选地是,所述第一金属电极与第二金属电极为透明导电材料,材质包括氧化铟锡或氧化锌铝,厚度为10-200nm。
将石墨烯晶体管在200℃-300℃下退火30分钟,退火后,因为金属纳米颗粒层薄膜厚度很薄,金属纳米颗粒层受热变成金属纳米颗粒。
所述柔性衬底、金属电极层、介质层、石墨烯层、金属纳米颗粒层、第一金属电极和第二金属电极所用材料均为可弯曲伸展的柔性材料。
石墨烯具有超高电子迁移率、很低的电阻率,但石墨烯的光吸收率仅有2.3%,其吸收率用于实际的光电转换还不够。如何提高石墨烯的光电流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石墨烯层上覆盖一层金属纳米颗粒后,因纳米颗粒的曲率半径很小,光照后纳米颗粒的电场增强,使得石墨烯与电场之间耦合增强,光吸收率增大,石墨烯晶体管的量子效率增大。本发明不仅光谱带宽、响应迅速,同时具有较高的吸收率,及量子效率和增益。同时因发明中使用的主要材料均具有可弯曲特性,故本发明属于柔性电子器件,晶体管的形状可弯曲折叠,应用灵活。
与目前通用的晶体管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采用的材料均有可弯曲伸展的柔性特征,发明具有可弯曲折叠的优点,在弯折后器件的电学性能保持不变。相对传统的硅基晶体管,本发明可实现柔性探测,便于携带,可伸缩,塑性强,可应用在众多新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力学院,未经上海电力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96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