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圆盾构土仓渣土流动特性可视化观测试验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18977.2 | 申请日: | 2015-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40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季昌;周顺华;宫全美;贺腾飞;陈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00 | 分类号: | G01N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盾构 渣土 流动 特性 可视化 观测 试验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涉及单圆盾构掘进过程中,土仓渣土流动特性的观测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土压平衡式盾构以其技术、经济上的优越性,在城市地铁盾构法施工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盾构掘进过程中,设置合理的土仓压力,对于控制地表沉降、提高掘进速度、降低掘进成本都非常重要。土仓内渣土流动是影响土仓压力的重要因素。明确土仓内渣土流动特性,是分析土仓压力,合理设置施工参数,保证盾构顺利掘进的关键。
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广厦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226729A):土压平衡盾构渣土压力控制模型试验装置。装置通过监测密封仓隔板和螺旋输送机典型位置渣土压力,探明土压平衡盾构密封仓及螺旋输送机内渣土压力传递机理,建立开挖面压力与密封舱隔板压力之间的映射关系及螺旋输送机进出口压力变化关系,指导土压平衡盾构施工。但是上述发明仍未解决土仓材料、土体的不透明性问题,无法观测土仓内渣土流动,无法针对渣土流动特性进行分析。
人工合成透明土是用透明颗粒材料和与其折射率相同的孔隙流体混合而成的,具有与自然土体类似的物理性质,应用透明土作为模型土可以进行与自然土体同样的变形、强度、稳定性等问题的研究。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是一种流体测量技术,通过事先在流场中放入大量示踪粒子跟随流场运动,把激光束经过组合透镜扩束成片光照明流场,使用数字相机拍摄流场照片,对图像中的粒子图像进行计算得到流场一个切面内定量的速度分布,进一步处理可得流场特性参数分布。我国岩土工程界对上述技术研究较少,但其为解决渣土流动的观测提供了一个可行的途径。因此,有必要采用以上技术,针对无法观测盾构土仓内渣土流动这一问题建立观测试验系统针对土仓内渣土流动进行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圆盾构土仓渣土流动特性可视化观测试验系统及方法,为克服土仓密闭不可观测难题,研究单圆盾构土仓渣土流动特性,分析土仓压力建立模拟试验平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单圆盾构土仓渣土流动特性观测试验系统,包括模型土箱、缩尺单圆盾构机掘削系统模拟试验装置、均布荷载加载装置和PIV数字图像处理系统;
所述模型土箱内装有透明土,上盖拆除后连接均布荷载加载装置,模型土箱附有分隔板一端连接缩尺单圆盾构机掘削系统模拟试验装置,在土箱上方及侧面分别布置激光器,采用CCD照相机采集图像并通过连接计算机以控制图像采集并对图像数据进行分析。
进一步,所述缩尺单圆盾构机掘削系统模拟试验装置包括刀盘、盾构机模型外壳、螺旋输送机模型,所述盾构机模型外壳呈圆柱体,安装在土箱装有分隔板的一端,外部连接驱动电机;盾构机模型外壳内一侧固定集土器,另一侧装有隔板,刀盘固定在盾构机模型外壳装有隔板一端,刀盘上固定有搅拌棒,隔板与刀盘构成模拟盾构的土仓,刀盘驱动电机设置在隔板另一侧,通过刀盘传动轴与刀盘连接;隔板上固定有螺旋输送机模型,螺旋输送机与集土器对接。
所述模型土箱和盾构机模型由透明材料例如有机玻璃制成,与透明土共同构成可视化环境。
所属透明土与真实土体性质相似,并在其中加入碳颗粒作为示踪粒子。
所述均布加载装置采用堆载形式加载。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模型土箱内装有透明土,所述模型土箱的上盖拆除后连接均布加载装置;所述模型土箱一端带有分隔板,该端连接盾构机模型外壳,所述盾构机模型外壳与所述分隔板接缝处采用橡胶密封垫密封,所述盾构机模型外壳外侧套有外层套管,所述盾构机模型外壳端部连接盾构模型掘进驱动电机;所述盾构机模型外壳内一侧固定集土器,另一侧装有隔板,辐条式刀盘固定在盾构机模型外壳装有隔板一端,所述辐条式刀盘上固定有搅拌棒,所述隔板与辐条式刀盘构成模拟盾构的土仓;所述刀盘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隔板另一侧,通过刀盘传动轴与所述辐条式刀盘连接;所述隔板上固定有螺旋输送机模型,所述螺旋输送机模型端部装有螺旋输送机驱动电机,螺旋输送机模型与集土器对接;在模型土箱上方及侧面分别布置激光器,同时配备高像素相机,高像素相机与PC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89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