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部软岩巷道无稳定岩层锚索支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18254.2 | 申请日: | 2015-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9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张若祥;王德超;任尧喜;丁国利;倪兵义;姜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0/02 | 分类号: | E21D20/02;E2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700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部软岩 巷道 稳定 岩层 支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型涉及一种深部软岩巷道无稳定岩层锚索支护方法。
背景技术
矿井软岩条件下巷道支护是目前软岩矿井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做为典型软岩矿区的龙口矿区,其深部巷道支护也一直是困扰龙矿工程技术人员的难题。矿井巷道压力显现较大,围岩强度低,松动圈范围较广,巷道支护后顶沉、帮挤、底臌,破坏比较严重,而补强措施一般也只是喷浆、锚杆补强、采取刚性加固或破除返修,喷浆以及锚杆补强效果较差,时效短,只适用压力显现不大的情况,采取刚性加固或破除返修支护投入相对较大,劳动强度大,支护效果也不佳。为寻求一种适合“三软”现场条件下的有效顶板加固方式,梁家煤矿引进锚索支护技术并进行研究与应用,通过合理确定锚固深度,确定合理的预应力,增加表面补强等措施,替代巷道刚性支护,减少返修工程投入。
最具代表性的是煤4六采区,地质构造条件复杂,随着煤4六采区的施工,巷道传统的锚网喷锚梁及U型钢棚联合支护也很难满足现场的支护需求,巷道掘进后出现大面积破坏的现象,底臌十分严重,底臌量占顶底板移近量的80%~90%。而且最大顶底板移近量达到了2米多,卧底量几乎达到了巷道全断面的一半以上。而且观测发现,卧底以后巷道两帮收敛速率明显增加,顶板也会下沉变形,周围围岩的不断移动来进行应力释放,造成了巷道的反复的失稳和破坏,两帮内挤收敛变形较为严重,喷体开裂面积较大。受巷道压力影响,锚梁固定锚杆压断、锚梁压成反弯,U29型棚或U36型棚被压弯、压断。巷道施工费用投入高,施工效率低,巷道破坏、失修严重。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型提供一种深部软岩巷道无稳定岩层锚索支护方法,本发明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深部软岩巷道无稳定岩层锚索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岩层的表层进行锚网喷支护,达到控制围岩流变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锚索支护;
(2)、锚索深入到4米以外岩层中进行锚固;
(3)、采取增大锚杆托盘、锚网喷后用长锚杆补强薄弱部位,采取敲喷措施对破坏部位补强,对锚索支护进行补充,控制围岩流变,保证锚索支护效果。
所述的锚杆的支护方法为:两帮及底脚采用MSGLD-335/18 L2250mm螺纹钢锚杆,两帮锚杆间排距为=650mm×650mm,顶板锚杆间排距为=650mm×800mm,底脚锚杆间距1000mm,距底板不大于200mm,成15°俯角施打;顶板锚梁范围内及锚梁固定锚杆采用MSGLD-335/20×2500mm螺纹钢锚杆,锚杆间排距为=650mm×800mm,锚梁间距800mm,采用3组锚杆固定,锚梁与支护锚杆插空施打,喷浆厚度100~120mm。
所述的锚索的支护方法为:锚索在两锚梁空居中布置,每个锚梁空施打3根锚索,两锚梁空正中施打1根;两锚梁空居中与锚梁端头各施打1根,排距0.8m,每根锚索采用3支树脂药卷锚固,锚索空余段施打2支补强锚杆进行加固;两帮采用MSGLD-335/20×2500mm螺纹钢锚杆补强加固,每帮各4支,最上排一支布置在锚梁端头向下200~300mm处,间排距均为800×800mm;施打的补强锚杆采用废旧槽钢或废旧U型钢加工的铁盘作为锚杆托盘,托盘的总体长度不小于400mm。
本发明型的优点是:深部软岩巷道无稳定岩层的锚索支护方法,通过锚索与锚网喷锚梁以及锚杆补强支护联合应用,解决支护过程中的问题,实现深部软岩巷道无稳定岩层锚索支护,替代或部分替代U型钢棚支护,降低支护投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型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型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部软岩巷道无稳定岩层锚索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岩层的表层进行锚网喷支护,达到控制围岩流变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锚索支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82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台阶式自掘回撤通道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组合移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