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中药药浴方剂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18079.7 | 申请日: | 2015-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7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县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634 | 分类号: | A61K36/634;A61K36/855;A61K36/704;A61P31/00;A61P31/12;A61P11/00;A61K35/64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 42216 | 代理人: | 陈德斌 |
地址: | 4343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小儿 外感 发热 中药 药浴 方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中药药浴方剂,属中草药外用制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医理论认为,外感发热是由外邪侵袭所致。外邪侵袭破坏了人体机能的协调状态而引发外感热病。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腠理疏松,卫外不固,抗病能力差等生理、病理特点,故易为外邪侵袭而致病,且小儿外感六淫之邪,极易从热化、火化而出现挟痰挟惊之变,严重时会危及患儿生命。
采用西药退热是目前处理小儿高热的常用手段,退热较迅速,见效快,但退热持续时间短,易反弹,且无消炎、抗病毒作用,对高热持续不退的患儿束手无策。再者,给小儿服药也是一项十分令人头疼的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中草药配制而成,针对外感发热的发病机理,疏风解表,发汗退热,无毒副作用,对外感发热起到退热快,作用持久,操作方便,使用安全,退热不易反弹的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外用中药药浴方剂;解决现有西药主导的退热手段,对高热持续不退的患儿无能为力,存在一定毒副作用,且给小儿内服退烧药操作麻烦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中药药浴方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中草药原料制成的:单位(克)
柴 胡 5%, 防 风 5%, 黄 芩 5%,
蝉 衣 5%, 苏 叶 5%, 薄 荷 5%,
青 蒿 10%, 川 芎 10%, 连 翘 10%,
荆 芥 10%, 大青叶 10%, 板蓝根 10%,
金银花 10%。
上述组方中的君药为:柴胡、防风;臣药为黄芩、青蒿、川芎、苏叶、大青叶、板蓝根;佐药为:金银花、连翘、荆芥;使药为薄荷、蝉衣。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对小儿外感发热的发病机理的研究和治疗原则,参考现代中药理论研究对内病外治的科研成果,按中医理论组方,使其在药剂中具有疏风解表,发汗退热,从而达到快速退热之功效。
本发明上述的原料组份中,每组份原料的药理及药效为:
柴胡: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防风: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用于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正,脾虚湿盛。
黄芩: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
蝉衣: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急慢惊风,破伤风证,小儿夜啼不安。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用于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温病初起,风疹瘙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苏叶:有理气,和营之功效。用于治疗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
青蒿:专解骨蒸劳热,尤能泻暑热之火,愈风瘙痒,止虚烦盗汗,开胃,安心痛,明目辟邪,养脾气,此药最佳。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
金银花: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
连翘:抗菌,有效成分为连翘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志贺氏痢疾杆菌的抗菌效力最大。抗病毒,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强心、利尿,有效成分为齐墩果酸。主治:外感风热,急性热病初起。烦热神昏,痈肿疮毒,瘰疠等症。
大青叶: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主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
荆芥: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板蓝根:热解毒,凉血,利咽。主治温疫时毒,发热咽痛,温毒发斑,痄腮,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县中医医院,未经公安县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80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