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牛大力高产栽培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317994.4 | 申请日: | 2015-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4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绪元;邵泰明;徐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科技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 地址: | 571199 ***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种牛 大力 高产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方法,具体是一种牛大力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牛大力,别名猪脚笠、金钟根、山莲藕、倒吊金钟、大力薯。为豆科豆科崖豆藤属植物,美丽崖豆藤Millettia specisoa Champ.。牛大力以根入药,主要成份为蛋白质、淀粉质及生物碱等。主要功能是补虚润肺,强筋活络。用于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治肺热,肺虚咳嗽,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肝炎,遗精,白带。 牛大力属于药食同源药材,目前市场供不应求,而且现在育苗技术已经取得重大突破,种子育苗、扦插育苗和组培育苗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先进的高产栽培方法将进一步促进牛大力产业的发展。目前一般采用较大的株距来种植,这样占地面积比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牛大力高产栽培方法,采用幼苗密集种植、培育紧凑株型的栽培方法,可以提高产量、节约用地。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牛大力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栽培技术工艺步骤如下:
(1) 幼苗培育,可以选择比较成熟的种子育苗、扦插育苗和组培育苗技术来培育幼苗;
(2) 整地施肥,在幼苗种植前20~30天前,将地翻耕20~30厘米深,然后分成10~15米宽,30~40厘米高的畦,畦与畦的间距30~40厘米,在畦上喷洒杀虫剂和除草剂,然后按照每亩地300~600公斤腐熟的农家肥和每亩地80~140公斤磷肥均匀施肥在表面,并每隔2~2.5米铺设水管和喷头,供以后浇灌用;
(3) 幼苗定植,将步骤1中培养好的幼苗按照株距40~50厘米种植,应选择40~80厘米高且有复叶的壮苗栽种;
(4) 后期管理,每5~7个月除草一次,每4~8天浇水一次,浇水量根据季节不同适量调整,每2~4个月在水管中加入肥料施肥一次;
(5)到期采收,在幼苗成长2~3年后采收药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采用幼苗密集种植、培育紧凑株型的栽培方法,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节约用地,同时采用铺设水管实施自动浇水,节省人力成本的同时也节省了畦沟的占地面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牛大力高产栽培方法,其栽培技术工艺步骤如下:
(1) 幼苗培育,使用组培育苗技术培育幼苗;
(2) 整地施肥,在幼苗种植前20天前,将地翻耕20厘米深,然后分成10米宽,30厘米高的畦,畦与畦的间距30厘米,在畦上喷洒杀虫剂和除草剂,然后按照每亩地300公斤腐熟的农家肥和每亩地80公斤磷肥均匀施肥在表面,并每隔2米铺设水管和喷头,供以后浇灌用;
(3) 幼苗定植,将步骤1中培养好的幼苗按照株距40厘米种植,应选择40~60厘米高且有复叶的壮苗栽种;
(4) 后期管理,每5~7个月除草一次,每4~8天浇水一次,浇水量根据季节不同适量调整,每2~4个月在水管中加入肥料施肥一次;
(5)到期采收,在幼苗成长2年后采收药材。
实施例2、一种牛大力高产栽培方法,其栽培技术工艺步骤如下:
(1) 幼苗培育,利用种子育苗、扦插育苗和组培育苗技术三种技术分别培育幼苗;
(2) 整地施肥,在幼苗种植前30天前,将地翻耕30厘米深,然后分成15米宽, 40厘米高的畦,畦与畦的间距40厘米,在畦上喷洒杀虫剂和除草剂,然后按照每亩地600公斤腐熟的农家肥和每亩地140公斤磷肥均匀施肥在表面,并每隔2.5米铺设水管和喷头,供以后浇灌用;
(3) 幼苗定植,将步骤1中培养好的幼苗按照株距50厘米种植,应选择60~80厘米高且有复叶的壮苗栽种;
(4) 后期管理,每5~7个月除草一次,每4~8天浇水一次,浇水量根据季节不同适量调整,每2~4个月在水管中加入肥料施肥一次;
(5)到期采收,在幼苗成长3年后采收药材。
实施例3、一种牛大力高产栽培方法,其栽培技术工艺步骤如下:
(1) 幼苗培育,利用种子育苗和组培育苗技术来培育幼苗;
(2) 整地施肥,在幼苗种植前25天前,将地翻耕25厘米深,然后分成12米宽,35厘米高的畦,畦与畦的间距35厘米,在畦上喷洒杀虫剂和除草剂,然后按照每亩地450公斤腐熟的农家肥和每亩地110公斤磷肥均匀施肥在表面,并每隔2.2米铺设水管和喷头,供以后浇灌用;
(3) 幼苗定植,将步骤1中培养好的幼苗按照株距45厘米种植,应选择50~70厘米高且有复叶的壮苗栽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科技职业学院,未经海南科技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79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埋地承重储罐
- 下一篇:一种螺旋绞龙输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