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骨外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17704.6 | 申请日: | 2015-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7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成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永忠 |
主分类号: | A61B17/66 | 分类号: | A61B17/66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装置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科医疗领域,具体设计一种骨外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医学中治疗骨折的最终目的是使受伤肢体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其中对于开放骨折或已感染的骨折、骨折不连、肢体延长、股骨或胫骨多段骨折、不稳定的粉碎性骨折、关节融合术一般骨外固定架固定。现有骨外固定架有夹针结构和支撑结构构成,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且组成部件多成本高,夹针结构易松动从而出现固定针松动感染失效的状况,导致错位或疼痛等其他并发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操作且固定效果好的骨外固定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外固定装置,用于骨骼固定,包括骨针和至少一个固定架主体,所述固定架主体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骨针与通孔相适配,所述骨针两端设有连接部;所述骨针本体穿过通孔一端通过连接部与骨骼直接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部与固定架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主体的长度与骨骼横径宽度相适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骨外固定装置还包括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与通孔相适配,所述固定架主体之间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通孔包括若干个螺纹孔和若干个非螺纹孔,所述连接部与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连接部与非螺纹孔通过螺母连接。所述连接部为表面设有螺纹或粗糙面的骨针针体,所述骨针上设有至少两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骨骼通过螺纹直接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部与固定架主体通过螺接、螺母或卡接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骨针的直径为2-8mm,所述骨针端部直径的直径与通孔的直径相适配。所述骨针的直径为3-6mm,所述骨针的直径与通孔的直径相适配。所述骨针的直径为2、2.5、3、4、5、6、7或8m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架主体包括长方体固定架主体、弧形固定架主体或由若干个弧形固定架组成的固定架主体。
本发明提供了骨外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固定螺栓固定相邻固定架主体;固定螺栓穿过其中一个固定架主体上的非螺纹孔,与相邻的另一个固定架主体上的螺纹孔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相邻固定架主体形成相互垂直或平行的固定支架。
步骤二:将上述若干个固定架主体与骨干纵轴成平行或垂直放置。
步骤三:取若干枚骨针,将这些骨针分布于骨骼断裂或需要固定处的两端或四周;骨针穿过固定架主体上的螺纹孔,把连接部旋转拧入骨干并穿透对侧皮质,骨针1另一端的连接部与固定架主体固定连接。
步骤四:形成固定后,待骨骼骨折部位愈合后或适当时机,将固定架主体与骨针按上述步骤逆向取下,完成使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骨外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固定架主体与骨干纵轴成平行或垂直放置。
步骤二:取若干枚骨针,将这些骨针平均分布于骨骼断裂的两端,然后穿过固定架主体上的螺纹孔,并将骨针的连接部旋转拧入骨干并穿透对侧皮质,骨针另一端的连接部与固定架主体螺接固定。
步骤三:形成固定后,待骨骼骨折部位愈合后或适当时机,将固定架主体与骨针按上述步骤逆向取下,完成使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固定架主体上设有通孔,所述骨针与通孔相适配,所述固定架主体的长度与骨骼横径宽度相适配,骨针包括连接部,所述骨针本体穿过通孔通过连接部与骨骼或固定架主体连接,本发明的整体设计实现了骨针和固定架直接连接、固定主体与固定针的直接连接,从而使得固定强度更高、稳定性更强,操作便捷。各个部件的直接连接,避免了因连接件过多而不易控制固定效果的问题,也避免了固定件过多而造成的消毒困难、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2)由于骨外固定装置还包括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与通孔相适配,固定架主体之间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可以在患者的骨折情况复杂时,方便迅捷的组合连接,从而适用性更广,更好的符合各种骨折的情况的使用。
(3)由于通孔包括若干个螺纹孔和若干个非螺纹孔,所述连接部与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连接部与非螺纹孔通过螺母连接。,根据不同的骨折情况,设置不同数量的螺纹孔和通孔,使得固定效果进一步稳定,避免因固定骨针的数量不够,而造成整体固定装置的效果不稳定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永忠,未经成永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77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汽车泄漏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音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