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栽稻田减药增效除草复配剂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17676.8 | 申请日: | 2015-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6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傅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杨 |
主分类号: | A01N47/36 | 分类号: | A01N47/36;A01N43/78;A01N25/08;A01P13/00;A01P21/00;A01N43/22;A01N33/22;A01N43/38;A01N37/10;A01N39/04;A01N3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20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栽 稻田 增效 除草 复配剂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栽稻田减药增效除草复配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定时对田间杂草进行清除,目前,杂草的清除均是通过直接在田间喷洒除草剂进行。虽然除草剂对杂草的去除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杂草抗性不断增强,除草剂用量不断增加,带来残留和污染。由于除草剂其自身药性的原因,农药残留在土壤中达一定量时,不可避免的也会对后茬农作物产生一定的危害。如果通过减少除草剂用量来降低这种危害,又会出现除草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栽稻田减药增效除草复配剂及其应用,旨在解决现有除草剂在除草过程中会对水稻产生一定危害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移栽稻田减药增效除草复配剂,包括以下按质量份计各组分:
植调剂 3.6~8.1份,
除草剂 13.5~645份,
硅藻土 200~1000份;
其中,所述植调剂包括植调剂A和植调剂B,所述植调剂A为为芸苔素内酯、氯吡脲、核苷酸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所述植调剂B为复硝酚钠、吲哚乙酸和萘乙酸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优选地,所述除草剂为扑草净、2甲4氯钠、苄嘧磺隆、苯噻酰草胺、乙氧氟草醚和丁草胺中的一种、二种或者三种。
优选地,所述植调剂为植调剂A,所述除草剂为苯噻酰草胺或扑草净;其中,苯噻酰草胺为所述复配剂中药剂有效成分用量的50%,扑草净所述复配剂中药剂有效成分用量的40%。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上述移栽稻田减药增效除草复配剂在水稻种植方面的应用。
优选地,上述移栽稻田减药增效除草复配剂在水稻种植方面的应用,该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每公顷有效成分植调剂3.6~8.1克、除草剂13.5~645克、硅藻土200~1000克直接混合均匀,在移栽水稻后5~10天撒施于稻田中。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移栽稻田减药增效除草复配剂及其应用,通过按每公顷有效成分植调剂3.6~8.1克、除草剂13.5~645克、硅藻土200~1000克直接混合均匀,在移栽水稻后5~10天撒施于稻田中。本发明根据一些植调剂的调剂原理,利用植调剂用量低、无毒低毒的特点,与除草剂复配,硅藻土起到一定缓释药效的作用,不仅能提高除草剂的安全系数,把除草剂对农作物的有害程度降到最低,且能调节作物生长平衡,可以叠加对杂草的防除功能,提高防效,同时减少除草剂用量、保证水稻增产又增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选择云南高原稻区移栽稻田2个点,每点试验田5~20亩,作为项目研究田块。选择高原稻区最常用的除草剂代表品种扑草净、2甲4氯钠、苄嘧磺隆、苯噻酰草胺、乙氧氟草醚、丁草胺,与植调剂A和植调剂B复配,开展防控杂草药效、水稻增产试验,筛选最佳配方,试验结果如下表1~2所示:
表1除草剂与植调剂混配控草增效试验结果统计表
表2除草剂与植调剂混配控草增效试验结果统计表
从表1~2中可以看出,高原稻区大量使用的除草剂品种复配合适的植调剂,具有减少用药量、增产增效的作用。在减少除草剂用量5%~10%的情况下,仍能保证除草效果和水稻产量;以50%苯噻酰草胺+植调剂A和40%扑草净+植调剂A的种类配比效果最好,植调剂A与除草剂复配的药效好于植调剂B,复配剂田间试验效果良好,可以进一步示范应用。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根据一些植调剂的调剂原理,利用植调剂用量低、无毒低毒的特点,与除草剂复配,不仅能提高除草剂的安全系数,把除草剂对农作物的有害程度降到最低,且能调节作物生长平衡,可以叠加对杂草的防除功能,提高防效,同时减少除草剂用量、保证水稻增产又增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杨,未经傅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76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