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帽式太阳能重力热管温差检测用装置和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17519.7 | 申请日: | 201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04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陈乐;刘通;富雅琼;徐建斌;谢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重力 热管 温差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帽式太阳能重力热管温差检测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温水槽(5)、测温帽(16)以及水平安装的第一圆盘(3)和第二圆盘(6),恒温水槽(5)内装水,恒温水槽(5)外侧壁设有用于控制和显示实时水温的水槽控制器(1),第二圆盘(6)安装在恒温水槽(5)底部中心的正上方,并通过四角的支撑柱(9)支撑安装在恒温水槽(5)中,第二圆盘(6)高于恒温水槽(5)内的水面,第一圆盘(3)通过四角的连接柱(8)支撑安装在第二圆盘(6)的正上方,第一圆盘(3)上间隔均布开有第一圆孔(2),第二圆盘(6)上间隔均布开有与各自第一圆孔(2)对应的第二圆孔(4),第一圆盘(3)上第一圆孔(2)的分布与第二圆盘(6)上第二圆孔(4)的分布相同,第二圆盘(6)的两侧设有用于提拿的第一把手(7);太阳能重力热管蒸发段依次穿过第一圆盘(3)的第一圆孔(2)、第二圆盘(6)的第二圆孔(4)后安插在恒温水槽(5)中,太阳能重力热管的冷凝段正上方安装有用于测量太阳能重力热管的测温帽(16),测温帽(16)与温度巡检仪(12)连接;
所述的测温帽(16)包括第三圆盘和多个测温触头(15),圆筒状的各个测温触头(15)间隔均布安装在第三圆盘的顶面,第三圆盘上测温触头(15)的分布与第一圆盘(3)上第一圆孔(2)的分布、第二圆盘(6)上第二圆孔(4)的分布均相同;每个测温触头(15)顶面带有接线柱(14),接线柱(14)连接温度传感器,接线柱(14)与温度巡检仪(12)的接线端子(13)连接,第三圆盘的两侧设有用于提拿的第二把手(17);
所述的第一圆盘(3)、第二圆盘(6)、第三圆盘和支撑柱(9)均为有机玻璃或聚丙烯,所述测温触头(15)材质为纯铜或铜的合金加工而成或与太阳能重力热管冷凝端材料相同;
所述的支撑柱的高度高于恒温水槽盛装水液面的高度,所述的恒温水槽(5)内水液面高度是太阳能重力热管高度的2/3~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帽式太阳能重力热管温差检测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圆盘(3)的第一圆孔(2)和第二圆盘(6)的第二圆孔(4)孔内均嵌有橡胶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帽式太阳能重力热管温差检测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盘、第二圆盘和测温帽形状由矩形或三角形代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帽式太阳能重力热管温差检测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恒温水槽(5)的温控精度在±0.5℃范围内。
5.一种帽式太阳能重力热管温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装置进行测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开启恒温水槽,设置预设温度值;
步骤二、待恒温水槽水温稳定在预设温度值时,将装好太阳能重力热管的装置放入恒温水槽,同时将测温帽安装到太阳能重力热管冷凝端,使得每个测温触头套在各自的太阳能重力热管冷凝端上;
步骤三、待静置一段时间后,经测温触头采集得到每一支太阳能重力热管冷凝端测量温度值Ti传送到温度巡检仪,再与恒温水槽的实时水温Tr相减得到温差△Ti。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帽式太阳能重力热管温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预设温度值为9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帽式太阳能重力热管温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静置时间为30s~6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学院,未经中国计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751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打铜米装置
- 下一篇:带独立传动绕包机的框绞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