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假交替单胞菌突变菌株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317461.6 申请日: 2015-06-11
公开(公告)号: CN104894024B 公开(公告)日: 2018-01-12
发明(设计)人: 何海伦;武翠玲;杨兴昊;刘丹;张姜;吴日帮;黄雅雯 申请(专利权)人: 中南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P21/06;C12N9/52;C12R1/01
代理公司: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43114 代理人: 袁靖
地址: 410083 湖南***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株假 交替 单胞菌 突变 菌株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假交替单胞菌突变菌株Pseudoalteromonas sp.CSN423-M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蛋白酶是世界三大工业用酶之一,占世界酶类销售总额的60%,在食品、医药、制革、洗涤剂、废物处理等领域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且广泛分布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微生物源蛋白酶较动植物源蛋白酶有显著优势,如来源广、生产周期短、产量高、高产菌株易于选育、下游处理技术相对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等,因此,微生物源蛋白酶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芽孢杆菌是工业化生产蛋白酶的主要菌种。

海洋微生物源蛋白酶具有独特的酶学性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如海洋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在高盐浓度条件下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力,可满足那些高盐条件下酶催化反应受抑制的工业化生产要求。深海嗜压微生物是嗜压酶重要来源,高压增加了酶活性和热稳定性,且使酶具有良好的立体专一性。利用海洋微生物开发的酶制剂,最适催化温度接近自然环境,不仅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能耗,而且使工艺流程简单化,在工业上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然而从自然界分离到的菌株产酶活力一般都很低,要实现高产、低耗和优质的高效转化,则需进行定向或非定向性菌种改良,以期突破或解除微生物代谢调控,获得蛋白酶高产菌株以满足工业化生产需求,这将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深远的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高产胞外蛋白酶的假交替单胞菌突变菌株及其应用。

一株假交替单胞菌突变菌株,分类命名为Pseudoalteromonas sp.CSN423-M,该菌于2015年1月9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5024。

所述假交替单胞菌突变菌株(Pseudoalteromonas sp.CSN423-M)由分离自渤海海域的菌株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CSN423经紫外诱变选育。

假交替单胞菌突变菌株CSN423-M经菌落形态鉴定:该菌在平板上培养24h后的菌落呈白色,圆形,表面光滑不透明,边缘整齐;革兰氏染色为阴性,菌体杆状,无鞭毛,无荚膜。

假交替单胞菌突变菌株CSN423-M经生理生化测定,氧化酶试验为阳性,脲酶试验为阴性,接触酶试验为阳性,卵磷脂酶实验为阳性;能水解明胶、淀粉、纤维素;甲基红试验为阴性,V-P试验为阴性,H2S实验为阳性,硝酸盐还原测定为阳性、亚硝酸盐还原测定阳性。生长温度范围4~30℃。

该菌的16S rDNA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该菌株能够产胞外蛋白酶,具有水解蛋白的功能,经测定,该菌培养96h后,蛋白酶活性达1461.33U/mL,可用于蛋白酶的工业化生产,对蛋白酶的研究和利用具有重要价值。

附图说明

图1.假交替单胞菌突变菌株CSN423-M的扫描电镜照片(80000倍);

图2.假交替单胞菌突变菌株CSN423-M及部分相关菌株依据16S 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图3.平板透明圈法筛选蛋白酶高产菌株;

图4.发酵培养的假交替单胞菌CSN423与突变菌株CSN423-M胞外蛋白酶酶谱活性电泳图;

图5.发酵培养不同时间的假交替单胞菌CSN423与突变菌株CSN423-M产胞外蛋白酶活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解释本发明,但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定。以下实施例中除特殊说明外,均为本领域常规试剂和方法步骤。

实施例1 通过紫外诱变的方法获得假交替单胞菌突变菌株CSN423-M。

紫外诱变的出发菌株假交替单胞菌CSN423,分离自渤海海域。

S1.制备菌悬液

取已活化的假交替单胞菌CSN423接种于液体2216E培养基,15℃,200rpm,培养至对数期,8000rpm离心10min,收集菌体,用0.85%无菌生理盐水离心洗涤2次后,制成菌悬液,用显微镜直接记数法,调整菌液浓度为1×108CFU/mL。

S2.紫外诱变

采用波长253.4nm,功率为20w的紫外灯,照射距离40cm,在无菌工作台进行诱变。

取2mL制备好的菌悬液,于直径6cm的无菌培养皿中,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开启紫外灯,照射一定时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74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