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冷火电厂冷却风机用外转子永磁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16785.8 | 申请日: | 2015-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1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林;祖洪彬;李保昌;张沛;杨志强;李海莹;李然;李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百正创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14 | 分类号: | H02K7/14;H02K1/12;H02K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电厂 冷却 风机 外转 永磁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冷火电厂用冷却风机系统,具体是一种外转子永磁电机。
背景技术
直接空冷系统,又称为空气冷却系统,是一种以节水为目的的火电厂冷却技术,是一种以空气取代水为冷却介质的冷却方式,是指汽轮机的排汽直接进入空冷凝汽器用空气来冷凝,空气与蒸汽进行热交换,所需的冷却空气通常由机械通风方式供应,其冷凝水由凝结水泵排入汽轮机组的回热系统。空冷系统是发电厂汽轮发电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自动、快速、高效的运行,且运行过程对环境无污染。冷却风机系统是火电厂空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公知的直冷火电厂冷却风机系统所用驱动电机为立式异步电机,异步电机高速运转,一定程度上缩短了轴承寿命,同时,异步电机起动转矩大,对电网冲击大,低负载运行时效率偏低,而直冷火电厂风机系统随季节和天气变化将随时调整风机叶片转速,异步电机在此种工况下综合效率低。为匹配风机叶片转速要求,异步电机必需要通过减速机减速才能驱动风机叶片,减速机的使用又降低了整个冷却风机系统的综合效率,且由于减速机本身具有故障率高,维护量大,维护成本高,维护周期长等问题,大大的降低了传统冷却风机系统的综合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直冷火电厂风机冷却系统提供一种外转子永磁电机,该电机转子机座直接与冷却风机系统风机叶片相联,缩短了整个系统的传动链,明显提高冷却风机系统的可靠性和综合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机采用外转子永磁电机型式,立式安装,定子固定,风机叶片连接到转子外侧,并可根据实际工况要求处于转子外侧的沿轴向方向上的任意部位;定子为空心结构,内部布置散热筋,可利用自然冷却或内部固定冷却风扇的型式对电机进行冷却;所述冷却风扇的电机可以采用外转子结构电机,也可以采用内转子结构电机,可以恒定转速运转,也可以根据实际工况自行调节转速,实现智能控制;接线盒固定在定子顶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外转子永磁电机可直接与风机叶片相联接,使冷却风机系统传动链缩短,可靠性增加,并能有效提升系统的综合效率。
2.采用立式外转子永磁电机,其运行效率高,节能效果优良。
3.外转子永磁电机内置冷却风扇,可随实际工况自动调整风速,实现智能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直冷火电厂冷却风机系统。图1中1.异步电机,2.减速机,3.风机叶片,4.控制柜。
图2~图5是直冷火电厂用外转子永磁风机系统风机叶片连接结构图。图2~图5中1.外转子永磁电机,2.风机叶片,3.转接件。
图6~图9是外转子永磁电机的结构图;图10是图9中所述的外转子永磁电机的府视图。图6~图10中1.接线盒,2.定子,3.转子,4.散热筋,5.冷却风扇,6.冷却风扇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图6中,接线盒(1)固定在定子顶部,定子(2)内部空心结构,表面布置散热筋(4),转子(3)转动,冷却风扇(5)中的冷却风扇电机(6)固定在定子(2)内部,风机叶片连接在转子(3)中部。
图7中,接线盒(1)固定在定子顶部,定子(2)内部空心结构,表面布置散热筋(4),转子(3)转动,冷却风扇(5)中的冷却风扇电机(6)固定在定子(2)内部,风机叶片连接在转子(3)底部。
图8中,接线盒(1)固定在定子顶部,定子(2)内部空心结构,表面布置散热筋(4),转子(3)转动,风机叶片连接在转子(3)中部。
图9中,接线盒(1)固定在定子顶部,定子(2)内部空心结构,表面布置散热筋(4),转子(3)转动,风机叶片连接在转子(3)底部。
图10中,接线盒(1)固定在定子(2)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百正创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百正创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67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