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醛废气处理一体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16467.1 | 申请日: | 201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2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莉;万玉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B01D53/72;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醛 废气 处理 一体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气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甲醛废气处理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甲醛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已被广泛应用于木材、建材、化工、医药、纺织、轻工等工业行业。合成树脂、表面活性剂、塑料、橡胶、皮革、造纸、染料、制药、农药、照相胶片、炸药、建筑材料以及消毒、熏蒸和防腐过程中均要用到甲醛。甲醛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带来的大气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甲醛高居第二位。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对甲醛致癌评议的结果确定甲醛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甲醛的污染越来越引起环保领域和社会的关注。其治理一直是国内外环境保护技术研究的热点和难题之一。
目前国内外甲醛废气污染的治理技术主要有吸附技术、化学技术、催化氧化技术、臭氧技术、植物吸收技术和膜分离技术,生物技术方法在解决几乎没有回收利用价值、净化处理难度大且费用高、同时对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的危害又不容忽视的低浓度甲醛废气的净化处理难题方面,具有较好的发展前途。这些技术大多设备结构复杂、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设备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处理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甲醛废气处理一体化装置,能有效处理各种甲醛废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甲醛废气处理一体化装置,从装置底部向上依次为废气除尘区、生物氧化吸收区、生物吸附区、除雾器、活性炭吸附区和排气扇。
所述的废气除尘区位于整个装置的最下部;所述的废气除尘区内设有废气除尘组件,所述的废气除尘组件包括位于中上部的除尘器、位于下部的集灰锥形槽,集灰锥形槽通过排放阀和管道连接灰尘收集系统;废气除尘区中下部设有进气管和布气管。
具体的,所述的除尘器为折流板除尘器或漩流板除尘器。
所述的生物氧化吸收区设有废气氧化吸收组件,所述的废气氧化吸收组件包括位于上部的喷淋装置、吸收填料、位于下部的喷淋液储放槽和将喷淋液储放槽中的喷淋液泵入喷淋装置的喷淋液循环泵。所述吸收填料为无机惰性填料,无机惰性填料具有单位体积填料生物量大、工况易控制、能耗低、代谢产物会随循环喷淋被冲走等优点,所述填料可采用多面空心球或其它多面体形状。
进一步的,在装置运行初期的挂膜阶段所述的喷淋液为营养液,挂膜阶段结束后正常运行阶段的喷淋液为亚硫酸钠溶液。
具体的,所述营养液的制作过程为:
(1)粉碎后的作物秸秆、家畜粪便、家禽粪便、煤灰按体积比10:10:10:2混合后,浸没水中;
(2)发酵30-60天后,取上清液为营养液。
所述的生物吸附区设有吸附填料,所述的吸附填料由干活性污泥、畜禽粪便、木屑、活性炭和陶粒按体积比1:1:10:5:10混合制成。
所述的生物吸附区上部设有除雾器,除雾器是将气体中的大液滴进行收集,并使之返回,减少气体中的水分,其工作原理是气体进入除雾器,经过一系列弯道,从顶部排出,而水滴由于其质量和动能的作用,在经过弯道部分时,直线下落,冲撞除雾器的表面,并在到重力作用下弹回。
所述的除雾器上部设有活性炭吸附区,所述的活性炭吸附区中设置活性炭,活性炭要求具有孔隙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速度快、抗摩擦、耐冲洗等优点,如经过较长时间的运行,发现活性炭变粘,气速降低时就需及时更换活性炭。
具体的,所述的甲醛废气处理一体化装置中间为圆柱形、上下两端为圆锥形罐体,所述罐体上开设有观测口和检修更换口,罐体体积大小可根据待处理气体量的多少而定,采用立式竖直放置。
为便于处理完的洁净气体排出,所述的甲醛废气处理一体化装置最上部的圆锥形罐体处安装有排气扇。
进一步的与圆柱形罐体容器相匹配,所述的喷淋液储放槽的横截面为圆形,喷淋液储放槽上方设有喷淋液聚集装置,所述的喷淋液聚集装置的下端直径小于喷淋液储放槽最上部的直径。喷淋液聚集装置可使喷淋液聚集回流至喷淋液储放槽。
进一步的,所述的废气氧化吸收组件还配有喷淋液添加装置和排放装置,所述的喷淋液添加装置包括喷淋液罐和搅拌装置,喷淋液添加装置通过管路和阀门连通喷淋液循环泵。
进一步的,所述的喷淋装置为螺旋状喷淋装置;喷射出的液体呈现雾状,且水雾之间交叉融合,不留死角,有利于扩大废气与溶液的接触面积,提高吸收率和吸收效果。
进一步的优选设备,除雾器为折流板除雾器或漩流板除雾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64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