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恒流保护的救生筏节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16244.5 | 申请日: | 201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2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周云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冠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保护 救生筏 节能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节能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恒流保护的救生筏节能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无论是发生空难或是海难,救生筏都是必不可少的救生器械。而作为救生筏的电能就必须要节约,以确保用于发出求救信号的闪光警示灯能更为持久的工作。以往的救生筏灯采用海水电池来点燃两只3V、0.25A的小电珠,其中一只作为求救信号,另一只则作为筏内照明。然而,要维持8h的照明和求救电能,至少需要海水电池具有4Ah(安时)的容量。由于海水电池的体积较为庞大,且救生筏灯的能耗较高,因此不仅导致了传统救生筏的体积较大、质量较重,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小电珠的亮度及电能的有效使用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救生筏的亮度不足以及电能损耗较大的缺陷,提供一种不仅能有效增加灯泡亮度,而且能显著延长照明时间的一种基于恒流保护的救生筏节能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恒流保护的救生筏节能系统,其由频闪管VG,恒流LED驱动器QX,触发升压电路,与该触发升压电路和频闪管VG相连接的脉冲驱动电路,栅极与该恒流LED驱动器QX的DRV管脚相连接、漏极依次经电感L和电阻R5后与恒流LED驱动器QX的VIN管脚相连接、而源极接地的场效应管Q5,串接在场效应管Q5的漏极与恒流LED驱动器QX的VIN管脚之间的可控二极管D3,串接在场效应管Q5的源极与恒流LED驱动器QX的VIN管脚之间的LED灯组,串接在触发升压电路与恒流LED驱动器QX的VIN管脚之间的光束激发式逻辑放大电路,串接在触发升压电路与脉冲驱动电路之间的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放大电路,以及串接在变压电路与脉冲驱动电路之间的恒流保护电路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恒流保护电路由保护芯片U1,三极管Q8,三极管Q9,串接在保护芯片U1的COMP管脚与VREF管脚之间的二极管D11,P极与保护芯片U1的RT管脚相连接、N极则经电阻R24后与保护芯片U1的FB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10,一端与保护芯片U1的CS管脚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25,一端与保护芯片U1的DVR管脚相连接、另一端则与三极管Q8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26,一端与三极管Q8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则经电阻R29后与三极管Q9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28,一端与三极管Q9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27,以及正极与三极管Q9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则与脉冲驱动电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2组成;所述二极管D10的N极与变压电路相连接;三极管Q9的基极与电阻R28和电阻R29的连接点相连接,而三极管Q8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保护芯片U1的VREF管脚与其VCC管脚相连接、其GND管脚接地。
所述光束激发式逻辑放大电路主要由功率放大器P1,与非门IC1,与非门IC2,与非门IC3,负极与功率放大器P1的同相端相连接、正极经光二极管D5后接地的极性电容C5,一端与极性电容C5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经二极管D6后接地的电阻R10,正极与电阻R10和二极管D6的连接点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7,一端与与非门IC1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1的同相端相连接的电阻R11,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1的反相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12,一端与与非门IC1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与非门IC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3,正极与与非门IC2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与非门IC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容C6,以及一端与极性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与非门IC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4组成;所述与非门IC1的正极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P1的反相端相连接,其输出端与与非门IC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与非门IC3的正极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而其输出端则与恒流LED驱动器QX的VIN管脚相连接;极性电容C5的正极则与触发升压电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冠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冠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62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