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够无线充电的智能手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16107.1 | 申请日: | 201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2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金东勋;金林焕;金正洙;文诚佑;李俊虎;崔宰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4G19/00 | 分类号: | G04G19/00;H02J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王占杰;刘灿强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够 无线 充电 智能 手表 | ||
技术领域
示例实施例涉及一种智能设备。示例实施例还涉及一种能够被无线充电 的智能手表。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技术的持续发展,已经发布了在移动的同时通信和处理个人信 息的诸如移动通信终端、个人数字助理(PDA)、电子记事本、智能手机、平 板个人计算机(PC)等的各种电子设备。
特别地,近来已经出现对配置有智能功能的移动设备中的可穿戴设备的 喜爱。示例包括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
可穿戴设备通常包括用于提供电能的电池,主要利用连接到特定的有线 充电装置的方法。然而,电池的充电程度由于设备特性而受限,当电池将被 充电时,与电池的物理连接和充电顺序会有不便或困难。
发明内容
发明构思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手表,其中,充电距离和充电角度 较少地受限制,同时由此使得设计和构造被简化。
发明构思的技术目的不限于上述公开内容;基于下面的描述,其他目的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变得明显。
在一方面,智能手表包括:圈口,构造成起到智能功能操作电路和可触 摸显示器的作用;以及腕带,连接到圈口,其中,电能接收线圈与圈口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能接收线圈位于腕带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能接收线圈包括使用磁共振耦合的线圈并能够对智 能手表进行无线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圈口还包括电池。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储存从电能接收线圈接收的能量。
在一方面,智能手表包括:圈口,包括智能功能操作电路和充电电池; 以及腕带,连接到圈口并包括电能接收线圈,其中,无线充电能够用于使用 电能接收线圈的智能手表。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能接收线圈控制充电能力而不依赖于圈口的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能接收线圈设置在腕带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两者 中,其中,线圈的绕组的数量不依赖于圈口的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腕带包括橡胶材料,其中,橡胶材料围绕电能接收线 圈。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能接收线圈包括构造成采用磁共振耦合的线圈。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能接收线圈包括铜。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电池储存从电能接收线圈接收的能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圈口包括具有智能功能操作电路的印刷电路板(PCB) 基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能接收线圈连接到PCB基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PCB基板包括:应用处理器(AP),构造成解译并执 行外部程序指令;存储器,构造成储存智能手表的操作系统(OS)的信息和 处理的数据;电源单元,构造成控制智能手表的开/关切换;以及充电器,构 造成将从腕带接收的电能传输到充电电池。
在一方面,智能手表包括:圈口,可作为智能功能操作电路来操作;充 电电池,在圈口上,充电电池包括支持充电电路;腕带,结合到圈口;以及 在腕带中的电能接收线圈,电能接收线圈包括线圈部分和端子部分,线圈部 分构造成采用磁共振耦合,端子部分构造并布置成将线圈部分电结合到充电 电池的支持充电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能接收线圈的线圈部仅位于表带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表带包括结合到圈口的相对侧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能接收线圈的线圈部包括铜。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能接收线圈的充电能力不取决于圈口的尺寸。
附图说明
通过发明构思的优选的实施例的更具体的描述,发明构思的前述的和其 他的特征和优点将是明显的,如附图所示,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在不 同的视图中始终表示相同的部件。附图不必按比例绘制,而是重点在于对发 明构思的原理进行说明。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通常的智能手表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示出线圈安装在电池下方的示例的视图;
图3是示出通过充电垫对智能手表进行无线充电的方法的概念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智能手表的概念视图;
图5是在图4中示出的智能手表的框图;
图6A是智能手表接收器系统和外部发射系统之间的关系的概念框图;
图6B是示出在图6A中示出的发射谐振单元和接收器谐振单元的简单等 效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61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