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伸缩齿滚筒型除草松土作业单体无效
| 申请号: | 201510315811.5 | 申请日: | 2015-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1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修春;张建伟;贾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吴县农发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B39/08 | 分类号: | A01B39/08;A01B39/18;A01B39/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642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滚筒 除草 松土 作业 单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一种配装在机械类除草松土机具上使用的伸缩齿滚筒型除草松土作业单体。
背景技术
为了更多更好的生产绿色有机农业产品,保护人类的身体健康,近年来,在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开始提倡和推广“三减”农艺技术要求,即减少化肥、减少农药、减少灭草剂的使用量。因此,中耕作物的机械除草松土作业使用进入到较大范围推广应用的阶段。但是,由于结构缺陷,无论是传统的随动式机械除草松土辊,或由机具地轮动力驱动或拖拉机输出动力驱动的机械式除草松土辊,在机械除草松土作业中均易产生将土地表面上的残留秸秆、根茬和杂草缠绕在机械除草松土辊上,造成堵塞,不仅提高了伤苗率,降低了除草松土作业效果,而且机具作业效率下降,清堵作业量增加,劳动强度大。尤其在土地表面清洁度差的情况下,上述问题更加明显、突出和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机械除草松土作业使用的实际需求,研究设计一种伸缩齿滚筒型除草松土作业单体,达到除草松土作业时除草松土辊不缠绕秸秆、杂草和根茬、不堵塞、提高机具作业效率、保证作业质量、减轻使用劳动强度的目的。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滚筒的左、右端部上分别固装左端盖和右端盖,在所述左端盖的中心部位上可转动的配装支撑曲拐轴,所述支撑曲拐轴的左侧部固装在定位支撑座上,在所述右端盖的中心部位上固装驱动轴,固装驱动链轮的驱动轴可转动的插装在轴承座总成上,在所述驱动轴中心孔内可相对转动的插配安装曲柄轴,在所述支撑曲拐轴与曲柄轴相对内侧壁面上、位于滚筒筒腔内部位处固装伸缩齿轴,所述伸缩齿轴的中心轴线与支撑曲拐轴和曲柄轴的中心轴线呈偏心配置,多个伸缩齿依次可转动的套装在伸缩齿轴上,所述多个伸缩齿的齿杆部分别穿过滚筒侧壁,至此构成伸缩齿滚筒型除草松土作业单体。
本发明创造改变了现有的整体刚性除草齿辊或盘的传统结构,采用偏心结构实现了伸缩齿在滚筒上的伸缩运动方式,在完成中耕除草松土作业的同时,又解决了秸秆、根茬、杂草对除草松土齿的缠绕,具有结构新颖、合理、使用可靠、作业质量好、作业效率高、作业故障少、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伸缩齿滚筒型除草松土作业单体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中件号说明:
1、支撑曲拐轴、2、定位支撑座、3、左端盖、4、滚筒、5、伸缩齿、6、曲柄轴、7、驱动轴、8、驱动链轮、9、轴承座总成、10、右端盖、11、伸缩齿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伸缩齿滚筒型除草松土作业单体,在滚筒4的左、右端部上分别固装左端盖3和右端盖10,在所述左端盖3的中心部位上可转动的配装支撑曲拐轴1,所述支撑曲拐轴1的左侧部固装在定位支撑座2上,在所述右端盖10的中心部位上固装驱动轴7,固装驱动链轮8的驱动轴7可转动的插装在轴承座总成9上,在所述驱动轴7中心孔内可相对转动的插配安装曲柄轴6,在所述支撑曲拐轴1与曲柄轴6相对内侧壁面上、位于滚筒4筒腔内部位处固装伸缩齿轴11,所述伸缩齿轴11的中心轴线与支撑曲拐轴1和曲柄轴6的中心轴线呈偏心配置,多个伸缩齿5依次可转动的套装在伸缩齿轴11上,所述多个伸缩齿5的齿杆部分别穿过滚筒4侧壁。
作业时,外输动力经驱动链轮8、驱动轴7驱动滚筒4在轴承座总成9与支撑曲拐轴1上回转,在滚筒4带动伸缩齿5在伸缩齿轴11上转动,在支撑曲拐轴1与曲柄轴6偏心控制下,伸缩齿5相对于滚筒4的径向完成伸出或缩回运动,当伸缩齿5伸出滚筒4外部时,完成中耕除草松土作业,当伸缩齿5缩回时,在滚筒4侧壁配合下,将缠绕在伸缩齿5上的秸秆、根茬和杂草从伸缩齿5上撸下,避免对除草松土齿的缠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吴县农发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孙吴县农发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58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