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以及双电池充放电切换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15807.9 | 申请日: | 2015-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2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显西;萧胜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王皖秦;张亮 |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以及 电池 放电 切换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电源电路,能够接收外部电源的输入并为电子设备供电,并且能够为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充电;充放电控制电路,与电源电路、第一电池、第二电池和充放电切换电路连接,其中充放电控制电路配置来检测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参数,并且配置来接收来自电源电路的信号来判断是否有外部电源与电子设备连接,并且基于判断的结果以及检测到的参数来生成相应的切换操作信号并将切换操作信号发送至充放电切换电路;以及充放电切换电路,连接在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之间,并且配置来根据切换操作信号进行切换操作来切换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充放电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以及双电池充放电切换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因软件引起的双电池充放电策略加载失败的风险的电子设备以及应用于该电子设备的双电池充放电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在具有两块电池的电子设备中,通常采用软件(例如控制电池充放电策略的系统软件或App)来对电池的充放电进行控制,例如,首先通过软件读取两块电池的电量/电压等参数信息,然后由软件根据所读取的参数信息来控制对两块电池的充放电策略。然而这种采用软件来控制充放电策略的方式存在一定缺陷,例如当电子设备出现死机或该软件存在BUG时,会导致充放电策略加载失败或混乱。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因软件引起的双电池充放电策略加载失败的风险的电子设备以及应用于该电子设备的双电池充放电切换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电源电路,能够接收外部电源的输入并为所述电子设备供电,并且能够为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充电;充放电控制电路,与所述电源电路、所述第一电池、所述第二电池和充放电切换电路连接,其中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配置来检测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参数,并且配置来接收来自所述电源电路的信号来判断是否有外部电源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并且基于所述判断的结果以及检测到的参数来生成相应的切换操作信号并将所述切换操作信号发送至充放电切换电路;以及充放电切换电路,连接在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之间,并且配置来根据所述切换操作信号进行切换操作来切换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充放电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双电池充放电切换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电源电路、充放电控制电路以及充放电切换电路,其中,所述电源电路能够接收外部电源的输入并为所述电子设备供电,并且能够为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充电;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与所述电源电路、所述第一电池、所述第二电池和所述充放电切换电路连接;所述充放电切换电路连接在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之间,所述双电池充放电切换方法包括:由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检测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参数,并且接收来自所述电源电路的信号来判断是否有外部电源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并且基于所述判断的结果以及检测到的参数来生成相应的切换操作信号并将所述切换操作信号发送至所述充放电切换电路;以及由充放电切换电路根据所述切换操作信号进行切换操作来切换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充放电状态。
由此可见,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以及双电池充放电切换方法,通过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检测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参数并判断是否有外部电源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基于所述判断的结果以及检测到的参数来生成相应的切换操作信号,以供所述充放电切换电路进行切换操作,从而切换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充放电状态,因此无需软件干预,而通过充放电控制电路、充放电切换电路等硬件组件的逻辑切换操作来实现双电池的充放电切换,有效降低了因软件引起的双电池充放电策略加载失败的风险。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可更全面的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优点和特征,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总体配置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58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