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玉米质‑核互作雄性不育转基因受体的培育方法及该受体在遗传转化和后代扩繁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315479.2 申请日: 2015-06-10
公开(公告)号: CN104839015B 公开(公告)日: 2017-04-26
发明(设计)人: 何军光;吕洪坤;金少军;李松松;赵振宁;楼亿圆;张晓丽;吴涛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H1/02 分类号: A01H1/02;A01H1/04
代理公司: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代理人: 赵青朵
地址: 311600 浙江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玉米 核互作 雄性不育 转基因 受体 培育 方法 遗传 转化 后代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农作物育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玉米质-核互作雄性不育转基因受体的培育方法及该受体在遗传转化和后代扩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转基因玉米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玉米基因组中,使其具备人类所期望的玉米品系。转化事件是指在把外源基因导入玉米基因组的过程中,特定的外源基因与玉米DNA在特定染色体、特定位点结合的事件,导入的基因不同或结合位点的不同均代表不同的转化事件,即使是相同的基因,导入到不同的染色体或同一染色体的不同位点,其结果也大不相同。为了得到外源基因表达量高、目的性状突出、遗传稳定的转化事件,就需要筛选大量的转化事件。

目前,玉米转基因受体是几个具有较高转化效率的正常自交系或杂交种,如综3和综31(杨会,王国英,戴景瑞.玉米优良自交系综3、综31的转化研究.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1,9(4):334~337)、HiIIAB(Songstad D D,Armstrong C L,Peterson W L,et al.Production of transgenic maize plant s and progeny by bombardment of HiⅡimmature embryos.In Vitro Cellular&Developmental Biology,1996,32:179~183)、A188和B73(张荣,王国英,张晓红,赵虎基.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玉米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1,99(1):45~48)、齐319(马丽.玉米自交系幼胚高效再生系统的建立.西北农业学报,2007,16(6):85~89)、P9-10(周逢勇,戴景瑞,王国英,谢友菊,崔洪志,郭三堆.玉米自交系P9-10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科学通报,1998,43(23):2517~2520)等,这些受体的转化事件的扩繁均采取自交或用正常自交系回交的方法,雌雄穗均需要套袋隔离,即在雌穗吐丝前用纸袋套住,防止其他植株的花粉散落到雌穗上,雄穗散粉前也用纸袋套住,防止花粉漂移到其他植株上。待雌穗吐丝,雄穗散粉后再取雄穗花粉或正常自交系花粉给雌穗授粉,完成授粉过程,操作步骤多且复杂。由于涉及到的转化事件较多,一方面工作量大,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成本,且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由于含有转基因成分的花粉不可避免的散落到环境中,就存在一个转化事件的花粉漂移到其他转化事件的雌穗上,造成不同转化事件之间的混杂,对后续评价分析带来巨大麻烦。同时,为了防止转基因玉米的花粉漂移到非转基因玉米雌穗上,造成对非转基因玉米栽培品种的污染,带来生产上的巨大损失,国家对转基因玉米种植区的隔离措施要求极其严格,除了要求有距离上的隔离,还要有物理上的隔离,这不仅增加了转基因种植基地的建设成本,加重了公司负担,同时由于满足隔离条件的基地较少,极大的限制了我国转基因玉米的研发进程。

因此,培育一种新的转基因受体材料,既能保证转化效率,又能免除繁重的授粉任务,节省劳动成本,节约资源,还能防止不同转化事件之间的污染和转基因玉米对非转基因玉米栽培品种的污染,将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玉米质-核互作雄性不育转基因受体的培育方法及该受体在遗传转化和后代扩繁中的应用。该方法以现有的玉米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为基础,用高转化效率的转基因受体材料(经测验为相应雄性不育系的保持系)为转育对象,经过多代回交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把高转化效率的转基因受体材料转育成雄性不育的转基因受体材料。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质-核互作雄性不育转基因受体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以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以适合遗传转化且为雄性不育系保持系的材料为父本,杂交获得F1代果穗;

2)将步骤1)获得的所述F1代果穗的种子单粒播种,选择不育株为母本,以步骤1所述父本回交,获得BC1F1代果穗;

3)从BC1F1代开始,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挑选获得背景接近步骤1所述父本的单株回交,得到下一代果穗,经过4~5代回交育成雄性不育的转基因受体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54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