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阴极导电组件翻转倒位吊装专用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314177.3 | 申请日: | 2015-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0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 发明(设计)人: | 雷杰;赛音吉亚;杨宗林;黄明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22 | 分类号: | B66C1/22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阴极 导电 组件 翻转 吊装 专用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阴极导电组件翻转倒位吊装专用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一种阴极导电组件施工作业领域的阴极导电组件翻转倒位吊装专用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大型阴极导电组件在加工过程中,在翻转倒位或吊装运输时,一般的施工方法是直接使用柔性吊具将易碎构件捆绑吊起,人工配合翻面,由于大型阴极导电组件结构尺寸大,重量重,操作人员在进行翻面操作时工作量大,无法灵活转动笨重的大型阴极导电组件,并且在翻面操作时需要设备和各个工作人员协调配合,对操作人员的配合协调能力要求比较高,前述原因造成了现有的阴极导电组件翻转倒位操作效率低且易导致构件破损残缺。因此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可以进行快速进行构件的翻转倒位和吊装,并且保证构件不会意外破损的阴极导电组件翻转倒位吊装专用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进行快速进行构件的翻转倒位和吊装,并且保证构件不会意外破损的阴极导电组件翻转倒位吊装专用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阴极导电组件翻转倒位吊装专用设备,包括支撑环、支托,所述支撑环为圆环状,所述支托为方框结构,所述支托与支撑环的内圆周内接,并且支托与支撑环固定连接,还包括均匀分布在支撑环外圆周上的四组吊耳。
进一步的是,所述支托与支撑环为焊接连接。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定位棒,所述定位棒插入吊耳中。
进一步的是,所述每组吊耳包括两对吊耳,每对吊耳又包括两个对称分布在支撑环两侧的吊耳。
进一步的是,所述吊耳包括矩形板和矩形板中所开的圆孔,所述矩形板的一边焊接在支撑环的外圆周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吊耳矩形板上远离支撑环的一个角为圆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阴极导电组件加工过程中快速翻转倒位及吊装的问题,并使阴极导电组件得到保护,不会意外破损,可推广使用到类似易碎构件的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吊装方式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支撑环1、支托2、吊耳3、阴极导电组件4、定位棒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阴极导电组件4翻转倒位吊装专用设备,包括支撑环1、和支托2,所述支撑环1为圆环状,所述支托2为方框结构,所述支托2与圆环的内接,并且支托2与支撑环1固定连接,还包括均匀分布在支撑环1外圆周上的四组吊耳3。支撑圆环由钢板制成,钢板为圆形,钢板中间根据阴极导电组件4的截面尺寸开孔,成圆环状。支托2由钢板焊接成阴极导电组件4截面的外形尺寸的方框结构,。
所述支托2与支撑环1为焊接连接。支托2与支撑圆环的开孔位置焊接成整体,以保证结构强度,使整个翻转倒位吊装专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安全可靠。
还包括定位棒5,所述定位棒5插入吊耳3中。定位棒5插入吊耳3中用来对阴极导电组件4进行定位。
所述每组吊耳3包括两对吊耳3,每对吊耳3又包括两个对称分布在支撑环1两侧的吊耳3。吊耳3采用前述的分布方式可以便于吊装,翻转以及准确定位。
所述吊耳3包括矩形板和矩形板中所开的圆孔,所述矩形板的一边焊接在支撑环1的外圆周上。
所述吊耳3矩形板上远离支撑环1的一个角为圆角。
采用本发明的阴极导电组件4翻转倒位吊装专用设备的吊装过程为:
一、将阴极导电组件4两端分别安装一对阴极导电组件4翻转倒位吊装专用设备的支托2中,将定位棒5插入吊耳3孔内固定,防止装置转动。
二、阴极导电组件4加工完一面后,抽出定位杆,转动支撑圆环至未加工的另一面,再将定位棒5插入吊耳3孔内固定装置。
三、以此类推,阴极导电组件4各面加工完后,使用吊具穿入吊耳3可将其吊起运至指定地点,落地前垫好枕木,枕木高度稍高于支撑圆环开孔至地面的距离,这样阴极导电组件4放于枕木上后,使阴极导电组件4翻转倒位吊装专用设备悬空,方便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41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