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镀铜/镍铁磷合金双镀层织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313389.X | 申请日: | 2015-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5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 发明(设计)人: | 白瑞成;庞宏伟;唐志勇;邵勤思;张涛;李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3C18/30 | 分类号: | C23C18/30;C23C18/38;C23C18/4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镀铜 镍铁磷 合金 镀层 织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镀铜后再镀镍铁磷合金双镀层织物的制备方法。该工艺通过在织物表面镀覆金属铜和镍铁磷合金导电薄层,从而使其既具有铜的抗静电、导电功能又具有镍铁磷合金耐磨性、耐蚀性等功能,同时保留了织物的轻质、手感柔软等固有特性。故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军工、医疗等特种领域,用作个体防护的防静电和电磁屏蔽织物。同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学镀铜和化学镀镍铁磷合金的无钯活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气电子设备已经普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由电磁波引起的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问题也日益严重。电子仪器产生的电磁波会严重干扰电视、无线电通讯设备的正常工作。1983年,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通过决议,所有电子仪器均要求对10 MHz~1000 MHz的电磁波实行屏蔽,目前世界各国也在照此办理。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认为电子仪器外壳可用化学镀层来满足屏蔽要求,估计有5亿平方米仪器的外壳需要屏蔽,其中1亿平方米会采用化学镀镍和化学镀铜组合镀层的方法来解决。化学镀铜的电磁屏蔽效果是化学镀镍层的1000倍~10万倍,但其耐磨性和耐蚀性较差,所以表面上再加上一层化学镀镍层就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该镀铜后再镀镍铁磷合金织物因其既保持了普通织物的轻质、柔韧性,又具有一定的导电性能、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耐磨性和耐蚀性,故在国防、经济等领域必然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专利CN 103061114A讲述了一种电磁屏蔽织物的制备方法,此方法用等离子体技术进行化学镀银,成本较高,且不适于大规模生产。专利CN 101532248B讲述了一种覆铜电磁波屏蔽织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织物表面羟基化,然后再使织物表面巯基化,最后进行化学镀铜。但铜层的耐磨性和耐蚀性较差,久置于空气中会变黑,从而使电磁屏蔽性能下降。专利CN 100338301C提到了一种电磁波屏蔽用导电涤纶织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敏化—活化法对涤纶织物进行前处理,该工艺处理过程复杂,使用氯化钯价格昂贵。
本专利采用无钯活化方法制备镀铜/镍铁磷合金的双镀层织物,相对于传统工艺不仅工艺操作简单、经济,且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兼具铜的电磁屏蔽性能又具有镍铁磷合金的耐磨性和耐蚀性,在电磁屏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镀铜/镍铁磷合金双镀层织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对织物先进行清洗除油处理,除去纤维在加工过程中的油剂和表面污垢;除油后,将织物浸渍在强还原剂和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溶液中,增加织物的润湿性,使织物表面吸附一层强还原性物质,用于初始还原镀液中的金属离子,并以最初被还原的金属单质作为催化剂,进行自催化反应,然后进行化学镀铜;将镀铜后的织物用去离子水清洗,继续将镀铜织物浸渍在强还原剂溶液中,使镀铜织物表面吸附一层强还原性物质,以此作为自催化的靶点;最后,进行化学镀镍铁磷合金。
本发明一种镀铜/镍铁磷合金双镀层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的过程和步骤:
a.有机高分子合成纤维织物的洗涤及除油:将织物放入丙酮中,超声波清洗30~90 min后取出,用去离子水漂洗干净;
b.织物表面活化:将除油后的织物放入还原剂和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水溶液中,其中还原剂为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浓度为2~20 g/L,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浓度为1~10 mg/L,在20~40 ℃下,浸渍10~60 min后取出;
c.化学镀铜:
镀铜液用下列物质和水配制而成,反应液中各物质的含量为:
五水硫酸铜 10~15g/L
酒石酸钾钠(络合剂) 10~20 g/L
Na2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络合剂) 15~20 g/L
NaOH(PH调节剂) 10~15 g/L
HCHO 12~17 g/L
双联吡啶(稳定剂) 0.015~0.020 g/L
亚铁氰化钾 (稳定剂) 0.007~0.010 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33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矫辊的快速再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变色薄膜的制造工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8-00 通过液态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18-02 .热分解法
C23C18-14 .辐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辐射
C23C18-16 .还原法或置换法,例如无电流镀
C23C18-54 .接触镀,即无电流化学镀
C23C18-18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