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越式撬动力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13242.0 | 申请日: | 201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35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纯;李万昌;郑义;刘英;车长伟;张忠涛;杨东;贺群;张公淳;李守仁;杨智光;计万仁;张朝绪;张晓;黄鸿森;孙立达;张舒;潘玉清;董长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朝纯 |
主分类号: | E21B15/00 | 分类号: | E21B15/00;E21B19/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大千专利事务所21110 | 代理人: | 聂振峡 |
地址: | 114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越 撬动 钻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钻探石油井、地热井、发电井、煤田逃生井等钻井作业的钻机,特别涉及一种跨越式撬动力钻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钻机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传统的石油钻机,起升系统主要靠绞车,天车,大钩,钢丝绳以及吊环,吊卡,吊钳等各种工具来实现,其稳定性差,操作难度大,危险性高,工人劳动强度很大。传统钻机的旋转系统主要靠转盘,方钻杆,钻杆,钻铤,水龙头等机构来实现,接单根时工作量大,工作任务繁琐,工人劳动强度大,严重浪费时间与成本。钻机的循环系统包括钻井泵,地面管汇,泥浆罐,泥浆净化设备等,采用泥浆钻井工艺,存在钻井进尺缓慢,配套设备成本高。常规钻机需要的辅助设备多,操作复杂,需要配备的人员多,劳动强度大,因此传统的钻机的存在:体积庞大、重量大、拆装运输都不方便、成本高昂、机能结构单一、落后等问题。第二种是新型的液压顶驱式钻机,起升系统主要靠液压缸,滑轮组,钢丝绳来实现,其工作原理根据动滑轮原理改进而来,存在液压缸推力与钩载比例2:1的弊病,导致液压顶驱式钻机的钩载偏小,无法胜任深井、超深井的钻探工程、当钩载足够大时,液压缸也相应成倍增大,导致整套液压系统复杂、庞大、成本高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两种钻机所存在的缺陷,目的是为了使钻机功能多样化,能够做到低成本,高效率的超深井钻探,提供一种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钩载大、整机自动化程度高、能配合多种钻井工艺施工及运输、运营成本低、收益高的跨越式撬动力钻机。
本发明跨越式撬动力钻机内容简介:
本发明跨越式撬动力钻机,其特征在于:是由平台Ⅰ、平台Ⅱ、钻机车体、定位式气动卡瓦、气动卡瓦升降油缸、定位浮动式气动卡瓦、连续送气系统、二层顶驱、主杆、主液压缸、一层顶驱、液压缸销轴、顶部滑轮组、主滑轮轴、钢丝绳、大吨位液压缸、底部滑轮组、滑动轴、导轨系统、小液压缸和活塞构成,钻机车体设置在平台Ⅰ和平台Ⅱ上,定位式气动卡瓦通过螺栓固定在平台Ⅱ的上面,气动卡瓦升降油缸的底部通过螺栓与平台Ⅱ固定连接,气动卡瓦升降油缸的上部与定位浮动式气动卡瓦连接,连续送气系统通过滑动轴与钻机车体滑动连接;二层顶驱与大吨位液压缸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大吨位液压缸上端与一层顶驱通过液压缸销轴链接,一层顶驱通过导轨系统与主杆配合上下滑动连接,小液压缸的底部与一层顶驱固定连接,用螺栓固定在一层顶驱上,小液压缸的顶部与活塞螺纹连接;主液压缸的上部通过螺栓与主杆固定连接,主液压缸的下部与底部滑轮组固定连接,钢丝绳的一端与一层顶驱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顶部滑轮组与底部滑轮组的后面与主杆连接;顶部滑轮组通过主滑轮轴固定在主杆的上面。
本发明跨越式撬动力钻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钩载大,功能先进,钻进速度快等优点,能配合多种钻井工艺进行钻井作业,常规钻井在3000米之内根据工艺条件可采用跟管钻进工艺一次完井。比采用泥浆钻井工艺钻井速度提高至少20倍。因为采用随管钻进,完井速度提高30倍以上,并且几乎达到零污染。当钻进超深井时,可单独采用二层顶驱钻进,亦可根据井深情况更换大吨位液压缸16来提高钻进效率。相同条件下,具有投入更小,钻进更快,更深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跨越式撬动力钻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跨越式撬动力钻机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平台Ⅰ、2是平台Ⅱ、3是钻机车体、4是定位式气动卡瓦、5是气动卡瓦升降油缸、6是定位浮动式气动卡瓦、7是连续送气系统、8是二层顶驱、9是主杆、10是主液压缸、11是一层顶驱、12是液压缸销轴、13是滑轮、14是主滑轮轴、15是钢丝绳、16是大吨位液压缸、17是底部滑轮组、18是滑动轴、19是导轨系统、20是小液压缸、21是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跨越式撬动力钻机是这样实现的,下面结合附图做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朝纯,未经张朝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32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