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接驱动永磁风力致热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12938.1 | 申请日: | 2015-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60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 发明(设计)人: | 寇宝泉;刘奉海;程树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3D9/22 | 分类号: | F03D9/22;H02K16/00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 | 代理人: | 张利明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接 驱动 永磁 风力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力制热领域。
背景技术
风能作为一种洁净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没有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最理想的替代能源,将成为未来世界能源的基石。当前风能的利用主要集中于风力发电及风力提水等机械驱动,然而随着风力机效率的提高,风能利用的另一主要形式——风力致热无疑具有良好的应用发展前景。中国地域幅员辽阔,风能资源丰富,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农业生产中,采暖、保温、干燥都需要大量的热能,充分利用风能致热能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所谓风力致热是指将风能转化为热能。风能转化为热能一般通过三种转换途径:一是风能转变为电能,再通过电加热器发热;二是将风能转换成空气压缩能进而获得热能;三是将风能直接转换成热能。风能直接转换为热能时,由于只需二级能量转换,与其它三级能量转换方式相比,其能量利用率较高。实现风-热直接转换的致热器从原理上讲有摩擦式、搅拌式、挤压式和涡电流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风、热直接转换装置可靠性低、体积大、转换效率低和功率密度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接驱动永磁风力致热系统。
一种直接驱动永磁风力致热系统,它包括风力机和致热器,风力机的输出轴与致热器的转子轴转动连接,
致热器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与转子之间为气隙,
定子由n个定子单元构成,转子由n+1个转子单元构成,n为自然数;
转子单元与定子单元之间为气隙;
转子单元为盘形转子单元,定子单元为盘形定子单元,
n+1个盘形转子单元与n个盘形定子单元沿轴向依次相间排列,
n个定子单元均固定在定子支架上,n+1个转子单元均固定在转子轴上。
定子单元由一个反应板和两个输热媒质管道构成,
反应板为圆盘形结构,且该反应板中心设有通孔,
输热媒质管道为圆环形,
反应板上,沿径向方向开有多个输热媒质孔,多个输热媒质孔沿反应板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列,
反应板的外圆周侧和内圆周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输热媒质管道,两个输热媒质管道通过输热媒质孔相连通。
每个转子单元由多个永磁体和一个导磁轭板构成,导磁轭板为圆盘形结构,导磁轭板套接在转子轴上,
永磁体为平板形结构,多个永磁体均固定在导磁轭板的气隙侧表面上,且沿导磁轭板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列,永磁体的充磁方向为径向充磁,且每个导磁轭板上相邻的两个永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反,
每个导磁轭板气隙侧表面上的永磁体的个数相同,
所有具有两个气隙侧的导磁轭板的两个侧面上的永磁体相对应设置,并形成串联磁路。
反应板由若干形状相同的扇形或梯形板拼接而成。
所述的反应板表面覆有由隔热材料构成的保温层,且反应板由高电导率材料板和高磁导率材料板复合而成。
一种直接驱动永磁风力致热系统,它包括风力机和致热器,风力机的输出轴与致热器的转子轴转动连接,
致热器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与转子之间为气隙,
定子由n个定子单元构成,转子由n+1个转子单元构成,n为自然数;
转子单元与定子单元之间为气隙;
转子单元为圆筒形转子单元,定子单元为圆筒形定子单元,
n+1个圆筒形转子单元与n个圆筒形定子单元沿径向同轴依次相间排列,
n个定子单元均固定在定子支架上,n+1个转子单元均固定在转子轴上。
所述定子单元由一个反应筒和两个输热媒质管道构成,
输热媒质管道为圆环形结构,
反应筒为圆筒形结构,反应筒的侧壁上沿轴向开有多个输热媒质孔,多个输热媒质孔沿反应筒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列,
在反应筒的轴向左端侧和右端侧分别设有一个输热媒质管道,通过反应筒上的多个输热媒质孔,使两个输热媒质管道连通。
每个转子单元由多个永磁体和一个导磁轭筒构成,
导磁轭筒为圆筒形结构,导磁轭筒套接在转子轴上,
永磁体为平板形或瓦片形,多个永磁体均固定在导磁轭筒的气隙侧表面上;每个导磁轭筒上沿圆周方向的相邻的两个永磁体充磁方向相反,
每个导磁轭筒的气隙侧表面上的永磁体的个数相同,
所有具有两个气隙侧的导磁轭筒的两个侧壁上的永磁体相对应设置,并形成串联磁路。
反应筒由若干形状相同的瓦片形板拼接而成。
所述的反应筒表面覆有由隔热材料构成的保温层,且反应筒由高电导率材料板和高磁导率材料板复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29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引力场能提取
- 下一篇:循环串联聚风散热发电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