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级差静电基对接不聚合顺电泵无效
申请号: | 201510312456.6 | 申请日: | 201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1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启山;李容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启山;李容毅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500 北京市密***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级差 静电 对接 聚合 顺电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能级差静电基对接不聚合顺电泵,属于发电或创新能源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创新发展方面,需要模仿于自然界的雷电来解决人类生存所需的能源问题。然而,本发明人长期致力于压力场以及振动相互作用及其性质和变化规律研究,从中了解到很多新的规律,则在解决这个问题方面,以进行的实验工作,掌握了完全可实施的技术成果,在此提出专利申请。
由于此专利申请,引用的技术术语与本发明人致力于研究的压力场以及振动相互作用及其性质和变化规律有关,故此,这里通过介绍这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加以说明。
吉伯实验原理与压力场和能级跃迁规律:摘要:对谐振性质和基本相互作用给出定义和通过了解到的压力场,确定了吉伯实验中发生的力效应是振动相互作用决定的等频排斥和异频吸引,并不存在正负电荷,在发展振动基础物理学方面,确立了振动分布能量EL=C·M·ν·K,分析了能级跃迁与化工工业中化合反应统一性的原理,论述了力效应化合反应规律和化合反应的性质与级别。
引言:我们演示吉伯实验发现了问题,围绕解决这个问题,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系统的研究了宇宙大环境和振动相互作用及其性质和变化规律,就近期的研究结果通过本文介绍给大家,以便共同探讨。
1吉伯实验原理分析:在物理学和化学方面,都在运用正负电荷以及正负离子这一说法来解释一些现象。事关这个问题,我们经过演示吉伯实验了解到:在清晨,用摩擦过的塑料管一端,吸附经过地球弱物质场一夜平横影响后的,用棉丝线悬挂起来的任意轻的材料(包括水、油、金属等等),两者之间发生的是相互吸引,当对于吸附过一段时间的材料,尤其导热速度快的材料,使之缓慢的脱离开塑料管之后,再次使两者接近时,发生的是相互排斥,却与物理学方面阐释的正负电荷的性质完全不同。不同的关键点,在于观察到的排斥,只有必须经过谐振作用才能够发生,并不是原本就有的属性。为了搞清楚这里面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1.1了解到的压力场:为了解宇宙大环境与演示吉伯实验的关系,我们据前苏联于1962年向金星发射探测器,测得尽管金星质量与地球质量相当,但其表面的大气压力比地球大气压力高达400倍以上,说明的牛顿引力定律不适用于实际情况的解释,于2006年,在中国沿海地带,经过考察了解到:月球南北回归线以内向东与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连线构成90℃角的区域内,受月球弱物质场旋转作用,在地球海平面上,随月球远地点和近地点的变化,形成有500公里到2000公里大小的潮坑,地球自传,是其经度线在潮坑以外区域遇到的涨潮,在潮坑以内区域遇到的落潮。而地球海平面上具有潮坑的存在,反映出了地球承受月球弱物质场的旋转作用是压力,说明了宇宙中的星系及星体场,是压力场⑴。上述涉及到的弱物质,来自于牛顿之说——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中以空间弯曲的形式给予描述的那种物质。对此,若在空间站上面拍照一张日出的照片,会直观的了解到,存在的弱物质对光线的折射作用。而这种物质的特性,是狭小区域内无体好比融化了身体的弱体态物质,故对它命名为弱物质。它在宇宙中发挥的作用,使整个空间成为了密闭系统并传递着强体态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于形成的压力,是强体态物体带动弱物质运动形成了场(空间弯曲)的分布形式,而场内具有的微弱压力的向心作用,使比中心物体小的强体态物质发生的重力运动。关于压力场内重力向心运动的规律,可以通过测量在空间站内向失重的水球内投放比水密度小的小球的向心运动来掌握。1.2了解到的谐振性质和基本相互作用:物理学的发展,至今并没有表明基本的相互作用以及相互作用的性质。对此,我们就激光技术中采取的谐振腔的工作原理,说明的强振源体的波动有使弱振源体的波动趋向于频率一致、方向一致的性质,定义为:振动相互作用中振源体的波动使被作用对象同化的这种性质,是谐振性质,所发生的作用,是谐振作用;对光谱技术测得的微观物质处在振动状态,定义为:宇宙整个空间充满弱物质是个压力系统的压力作用于具有弹性能力的基本粒子发生的振动,使得物质之间接触性的以及通过介质传递的振动相互作用,是物质世界最为基本的相互作用。并就过去没有考虑或没有接触到振动相互作用所建立起来的物理学,称之为非振动基础物理学,对以振动相互作用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物理学,称之为振动基础物理学。这样,在振动基础物理学的基础上来论证吉伯实验涉及到的原理,会更加的便于理解它。1.3振动分布能量与分析结果:1.3.1振动分布能量:关于对振动能量的表述,由于它是物质分布在立体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对外作用,并不是抽象出来的单纯的波或频率,故此,我们给出的关系式为:EL=C·M·ν·K.式中:EL为振动分布能量;C为常数;M=m2/V为物质空间分布量;ν为平均振动频率(聚合态参靠值);K为温度(激发态参考值)。1.3.2分析结果:经过多方面研究,在了解到了压力场、弱物质、基本相互作用、谐振性质和振动分布能量的基础上,再来分析演示吉伯实验涉及到的原理,我们是这样来理解的:在弱物质场内,处于室温条件下的材料,其振动频率降到了相对的低能级状态,而经过摩擦后的塑料管的振动频率达到了相对的高能级状态,此时,振源体之间通过弱物质传递振动相互作用,异频衍射波相互包揽振源体的共同向外传播则与周边的弱物质场内的弱物质发生反作用,导致的材料与塑料管两者之间相互接近(看似吸引),那些导热速度快的材料,如紫铜片,吸引后获得快速的谐振作用,两者的振动频率接近于一致,分开后,再次接近,两个共振体之间要相互排斥,表达式为:+F=C〔ν1+ν2〕+2f;-F=C·2ν-2f。式中:+F为异频结合力;-F等频对抗力;C为常数;ν1为第一振源振动频率;ν2为第二振源振动频率;f为弱物质场压力;ν为共振频率。尤其演示吉伯实验观察到的,同一个材料上面出现吸引与排斥这两种情况的随机变化,说明了不存在正负电荷这种属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启山;李容毅,未经李启山;李容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24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DSP的三轴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 下一篇:功率转换器中的输出电流的间接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