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瓶栽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11559.0 | 申请日: | 201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5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晓刚 |
地址: | 530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针菇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瓶栽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俗称“冬菇”、“朴菇”,因其菌柄外形细长,似金针菜,人们故称金针菇,香味清新高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国际市场中的消费量仅次于蘑菇和金针菇。金针菇菌盖嫩滑、颜色嫩白,菌柄细脆,形美,味鲜,营养丰富,含有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含量高达20.9%,其中,44.5%又为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明显高于一般菇类;由于赖氨基酸和精氨酸含量也比较高,因此,经常食用金针菇对儿童脑细胞的发育也十分有利。金针菇是世界上食药两用菌和观赏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目前,金针菇人工栽培的方法很多,但由于生产原料组成的配比不合理,生产管理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当前的金针菇普遍存在低产、生长周期长等缺点,难以复制野生金针菇的生成环境,人工栽培的金针菇菌柄长度为15厘米以上,细而呈白色,在食用时很容易夹到牙缝等缺点,从颜色,粗细以及味道上均难以野生金针菇比美。同时传统栽培方式产品的菌柄弯曲,采收以及运输等过程中易致菌盖脱落,商品价值偏低,而且生物学效率较低,产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导致金针菇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较低。故现有金针菇人工栽培方法仍有较大的改进和发展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瓶栽金针菇的栽培方法,通过选用优良菌种、掌握最佳栽培季节、采用优质原料和最佳配方以及栽培方式改进等措施,进一步提高金针菇的产量、质量以及缩短生产周期,改变商品价值偏低,而且生物学效率较低,产量低等状况,提高金针菇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生产的金针菇菌盖嫩滑、颜色嫩白,菌柄细脆,形美,味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瓶栽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金针菇菌种选择:选择无杂菌、菌丝生长健壮、菌丝刚长满无老化、适合本地气候生长的金针菇品种作为种源;
2)培养料配制:选取的原料新鲜、干燥、无霉变,将各种料混合拌匀,发酵16~20h,待发酵完成后,按料水比为1:1.2加水搅拌,确保栽培料含水量在62%~65%,pH值为6.8~7.5;
3)装瓶灭菌:将步骤1)制备好的培养料放入750~1000ml菌种瓶中,装好后用牛皮纸封口,进而将栽培瓶在常压下中灭菌18~20h,灭菌温度为110~120℃,冷却至25~28℃后备用;
3)接种:揭开牛皮纸,按无菌规程操作将金针菇菌种植入培养料中;再将接种后菌种瓶移入培养室避光培养,并用无菌纸封口;
4)发菌管理:第一周培养室内温度控制在23~25℃、湿度为65~70%,第二周发菌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0~22℃、湿度为75~80%;当瓶内菌丝发至料深的2/3时,室温降到15~20℃,湿度为75~80%,直至菌丝长满菌种瓶;发菌期间加强通风;
5)出菇管理:菌丝长满菌种瓶后催蕾,温度控制在10~15℃;当菌柄长1.5~2.0cm时开始抑制生长,温度控制在3~5℃,湿度在80%~85%,时间为7d;抑制结束后,温度控制在10~12℃,湿度在85~90%;子实体逐步进入快速生长期,每天通风1~2次,每次15~20min;
6)采收:待金针菇柄长13~20cm、菌盖为半球状且直径为1~2cm时,立即采收;采收前2~3d停止洒水,控制湿度在50~55%。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培养料的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阔叶树木屑70~80%、细木糠10~15%、豆秸2~6%、黄豆粉1~5%、碳酸钙0.8~1.5%、蔗糖0.5~1.0%。
进一步地,所述发菌期间加强通风是每天进行通风1~2次,每次15~25min。
进一步地,采收后需进行采收管理:采收后要及时清理料面,清除死菇及残基,加强补水以及通风,待菌体表面稍干时盖膜催蕾,进行第2批出菇管理,经15~20d可采收第2批菇,可收3~4茬。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选用优良菌种、掌握最佳栽培季节、采用优质原料和最佳配方以及栽培方式改进等措施,进一步提高金针菇的产量、质量以及缩短生产周期,改变商品价值偏低,而且生物学效率较低,产量低等状况,生产的金针菇菌盖嫩滑、颜色嫩白,菌柄细脆,形美,味鲜,提高金针菇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15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草莓培育的保温保湿育苗花盆
- 下一篇:一种竹林套种木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