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肾炎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11518.1 | 申请日: | 201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0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徐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艳 |
主分类号: | A61K36/884 | 分类号: | A61K36/884;A61P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224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肾炎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肾炎药物。
背景技术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具有肾功能恶化倾向和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由于本组疾病的病理类型及病期不同,主要临床表现可各不相同。疾病表现呈多样化。目前急需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药物。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肾炎药物。
技术方案:一种治疗慢性肾炎药物,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秃疮花18份、桂花岩陀20份、黄芪20份、党参10份、白术10份、石韦15份、车前草15份、泽泻15份、蒲黄10份、葛根10份、杜仲15份、桑寄生15份。
所述治疗慢性肾炎药物在制备治疗慢性肾炎药物中的应用。
秃疮花为罂粟科秃疮花属植物秃疮花Dicranostigma leptopodum,通常为多年生草本,高25-80厘米,全体含淡黄色液汁,被短柔毛,稀无毛。主根圆柱形。茎多,绿色,具粉,上部具多数等高的分枝。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杀虫。用于扁桃体炎,牙痛,淋巴结结核;外用治头癣,体癣。本发明以全草入药。
桂花岩陀为瑞香科瑞香属植物西南瑞香Daphne feddei Levl.,以根,茎,叶入药。秋冬采根,洗净切片晒干或研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胃痛。本发明以根入药。其余为药典品种。
有益效果:本发明具有健脾补肾,利水消肿,配合温热、养阴、活血、清热、平肝、养血,治疗慢性肾炎效果良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1、具体实施例1:称取秃疮花18g、桂花岩陀20g、黄芪20g、党参10g、白术10g、石韦15g、车前草15g、泽泻15g、蒲黄10g、葛根10g、杜仲15g、桑寄生15g,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胶囊剂。用于治疗偏头痛。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
2、具体实施例2:称取秃疮花18g、桂花岩陀20g、黄芪20g、党参10g、白术10g、石韦15g、车前草15g、泽泻15g、蒲黄10g、葛根10g、杜仲15g、桑寄生15g,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加淀粉,按常规工艺制粒,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颗粒剂。用于治疗偏头痛。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
3、具体实施例3:称取秃疮花18g、桂花岩陀20g、黄芪20g、党参10g、白术10g、石韦15g、车前草15g、泽泻15g、蒲黄10g、葛根10g、杜仲15g、桑寄生15g,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加淀粉,按常规工艺制粒,压片,即可制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片剂。用于治疗偏头痛。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
4、本发明对慢性肾炎的临床研究
病例选择:40例病人,年龄最小15岁,最大45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0年。
诊断标准:1.诊断慢性肾盂肾炎须有诱因条件,即易感因素的存在,如尿路畸形、尿路梗阻、机体免疫力低下或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2.反复发作时间超过半年;3.并且有以下三条中的一条:①静脉肾盂造影:有肾盂肾盏狭窄变形者;②肾外形:表面凹凸不平、两肾大小不等;③持续性肾小管功能受损,浓缩功能减退、夜尿增多、晨尿比重和渗透压降低、肾小管酸化功能减退医学|教育网。
治疗方法:按上述实施例2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样品,口服,一次一包,一日三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间隔1周再行第2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艳,未经徐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15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